,再加上訓練不夠、指揮無方、政治腐敗、經濟崩潰等種種因素,這支擁有著數百萬萬官兵的陸軍不僅未能“愈戰愈強”,而且戰鬥力更是直線下滑到了“十個中國師也不一定擋得住日軍一個師團”的駭人地步!
在軍委會為武器裝備的來源而奔波同時,應對戰時的需要,武漢政府也可以說是絞盡了腦汁!
針對中國軍隊“每次戰役之後,因傷亡過重遺棄械彈無數,或離隊拐逃,或受傷官兵隨帶械彈住院”的狀況,軍政部除要求前、後方各軍政機關對軍械嚴加看管,並決定“除由各師對於作戰隊隨時專派人員,分赴戰區查收外,關於離隊拐帶及住院收繳械彈,應由各該收繳機關,隨時通知各部隊派員領收,或呈繳軍委會,飭令發還,或飭交原來官兵攜回原隊。以期隨時皆有收集之機會,藉免減少原有實力;同時,責成各部隊組織戰場清理隊,專一清理收拾遺留之械彈”。
此外,軍政部還頒佈專門的辦法,獎勵收繳槍炮彈殼以供熔制彈殼或改裝槍炮彈之需;並綜合各方建議,新設了許多修械所,以求加快武器修理的效率與速度。
可以說為了解決武器彈藥的問題,軍政部已經成了撿破爛的了!
經過上述種種努力,至1938年初,軍委會也只一共為陸軍補充了174;000枝步槍、6;000挺輕機槍、2;000挺重機槍、900門迫擊炮、700門野炮。
雖然補充的數量抵不上損耗的數量,甚至許多新補充的武器裝備在品質上根本不能符合作戰部隊的需求,但畢竟還是勉強維持住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
進入到徐州會戰時期,武器裝備的缺乏已經成為了中國軍隊的普遍現象!黃浩然的第25集團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軍委會給了黃浩然6師1旅的龐大編制,卻只下撥了僅夠裝備一個團的武器!要不是黃浩然的家底殷實再加上他兼併的部隊本身就裝備有武器,第25集團軍恐怕就要給作戰部隊配發大刀和長矛了!
汪煥之已經盡了全力,187師、188師和189師官兵還是隻能裝備一些老套筒和舊式哈其開斯機槍,這樣的武器要是擱在抗戰開始之前,黃浩然連看都懶得看,可是現在,就連M1888也成了第25集團軍眼中的美味!
一個沒有軍工體系的國家的要去抵禦外辱,這過程只能是艱辛的。。。。。。
第二十八章:沈老二的新參謀長
7。28 沈老二的新參謀長
“這種武器短缺的局面,恐怕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蘇聯的援助物資大量交付之前,軍委會那邊咱們是指望不上了。。。。。。 汪副司令!你看能不能想點別的辦法先解決一下咱們現有的武器缺口?”
這幾天黃浩然和汪煥之之間談論的話題差不多都是和如何解決第25集團軍的武器裝備供應有關。由於建制的擴大和大量新兵的加入,黃浩然的第25集團軍現有官兵的總人數已經接近了九萬。其中有超過一半的官兵武器裝備需要添置或者更換,巨大的武器裝備供應壓力讓汪煥之難以招架。
黃浩然提到的現有武器缺口,其實指的就是187師和189師的換裝問題。這兩個師之中,劉兆慕的187師出身川軍,家底本來就薄;而張靜的189師則是一支完全的新軍,根本就沒有家底可言!所以現在第25集團軍裡面裝備最差的部隊就得數劉兆慕和張靜的這兩個師。
汪煥之在安慶不可謂不努力,但是第25集團軍需要的武器裝備數量實在太多,黃浩然給汪煥之的時間喝預算又實在太少!所以即使汪煥之使出了渾身解數,也只能做到讓第25集團軍的官兵不拿著冷兵器開赴徐州!
第25集團軍自有的武器和繳獲的日式裝備,都被汪煥之用在了99師、139師、121師的補充和188師的組建上,99師、139師、121師是黃浩然麾下的老部隊,自然是優先補充的物件,新組建的188師前身是謝文東的獨立47旅和何大如的第1軍舊部,這就使得188師官兵的素質和戰鬥力都要比187師和189師強了不少,再加上謝文東有是黃浩然的老部下,所以在武器裝備的配給名單上,謝文東的188師排在了187師和189師的前面。
等輪到187師和189師的時候,汪煥之已經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武器裝備了,於是187師和189師就成了萬國牌武器的陳列館。
187師和189師裝備的輕、重機槍除了少量的馬克沁和捷克式、以及從日軍那裡繳獲的九二式重機槍和歪把子,更多的都是一些四川土造和哈其開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