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1 / 4)

小說:大明的天空下 作者:天淨沙

南昌起義,是中國勞動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域性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社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勞動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誌著中國勞動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建立人民軍隊的開始。

南昌起義與之後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作為這段時期百餘次大小起義中最為重要的三次起義極大地擴大了勞動黨的影響力,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掀起了一波反抗國社黨獨裁統治的革命浪潮。

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勞動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戰爭和建立人民軍隊的開始的標誌。

本文由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尋“”閱讀。

第52章 國社黨的清剿鬥爭

第52章國社黨的清剿鬥爭

對於1927年的勞動黨的起義,一開始蔣中正並沒有看在眼裡,而是加緊象著身處北京的大明共和國政府進攻。但在朱啟睿的指揮下,新成立的大明國防軍在江蘇、河南、安徽、湖北的北部牢牢的抵住了革命軍的進攻,甚而還殲滅了蔣中正的第5軍和第1軍大部,使得北伐軍不得不停下來在佔領地區進行休整。

便在這一段時間,勞動黨領導的紅軍,經過了三年的艱苦曲折的游擊戰爭,粉碎了國社黨反動派的多次“進剿”與“會剿”,至1930年夏,中國工農紅軍已發展到約10萬人,在十餘個省先後開闢了大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的迅速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日益擴大,特別是李立三(李隆郅)“左”傾冒險主義的軍事行動,震動了國社黨的統治。

隨著蔣中正北伐的結束,蔣中正終於騰出手來,調集軍隊,對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圍剿”行動,妄圖消滅紅軍,建立獨裁統治。中央根據地是敵人“圍剿”的重點。

從1930年10月起,蔣介石先後調集十一個師另三個旅,共10萬人的兵力,分佈於樟樹、撫州、南昌、靖安、高安、上高及閩贛邊地區,由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為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採取分進合擊的作戰方針,向中央根據地的紅一方面軍發動第一次“圍剿”。

這時,紅一方面軍有第一、第三兩個軍團,共約4萬人,部署于靖江至分宜的袁水兩岸地區,以戰備姿態進行群眾工作和籌款。在面臨敵人大規模“圍剿”的情況下,方面軍總前委和江西省行委於10月上旬在新喻縣羅坊舉行聯席會議,確定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紅一方面軍總部於11月1日下達了“誘敵深入赤色區域待其疲憊而殲滅之”的命令,隨即領導根據地軍民進行反“圍剿”的準備。根據方面軍總部的決定,11月上旬,紅軍主力從袁水兩岸地區轉移到贛江以東的新淦、吉水、永豐、安樂、宜黃、崇仁等地,以戰備姿態開展工作。與此同時,向部隊、地方幹部和人民群眾進行深入的政治動員,講清敵人進攻的必然性、嚴重性和紅軍實行戰略退卻、誘敵深入的必要性,說明我們一定能取得勝利的道理以及對付敵人“圍剿”的方法,統一思想,消除顧慮,增強勝利信心。另外,還在根據地內進一步發動、組織和武裝群眾,按照“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方針,分配調整土地,加強赤衛隊、少先隊等群眾武裝的訓練,實行堅壁清野,肅清反革命分子,籌措給養物資,充分發揮根據地黨政軍民的整體力量,造成取得反“圍剿”勝利的良好條件。

12月25日,紅一方面軍總部在小布召開了蘇區軍民殲敵誓師大會。毛子任主持大會,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掛在主席臺兩邊臺柱上,右邊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裡操勝算”;左邊是“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他在反“圍剿”的動員報告中,還指出了殲敵致勝的六個條件:

(1)軍民一致,人民積極援助紅軍;

(2)可以主動選擇有利的作看書:網目錄戰陣地;

(3)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殲敵一部,一口一口地把敵人吃掉;

(4)可以發現敵人的薄弱部分,揀弱的打;

(5)可以把敵人拖得精疲力盡,然後再打;

(6)可以造成敵人的過失,乘敵之隙,加以打擊。

紅一方面軍總部根據當面敵情,決定實行中間突破,先打第50師或第18師,開啟敵人陣線的一個缺口,以便各個擊破,粉碎敵人“圍剿”。紅軍兩度由小布向北開進,由於第50師不脫離居高臨下的陣地,又兩度忍耐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