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而行。
和碩額駙吳應熊不知康熙微服去了雲南,從內閣大臣的言語中他隱晦的覺察到康熙是微服出宮了。朝廷機要奏報每日以八百里加急送達皇帝手上,三日之內批覆的奏摺一準擺在內閣大臣的案頭。至於皇帝去了哪裡,沒人摸得清楚。
康熙離京十日之後,康熙微服出巡的訊息送達雲南五華山銀安殿吳三桂處。
“去的路上,咱們動作要快。”茶館歇腳時,納蘭性德如是說。
康熙押了杯茶問道,“為何?”
瑪爾漢左右張望了片刻,輕輕地說,“公子是怕走慢了被人識破咱們的蹤跡吧。”
“正是。咱們的路線雖然對外保密,但是直隸、河南省不少官員都曾目睹聖顏。且明相、索相及三位藩王的耳目遍佈天下,唯有以快打慢,方有可能保持行蹤的隱秘。”納蘭性德分析說道,“過了長江,咱們就會鬆散許多。回程的路上,再仔細考察北方的民情也不遲。”
“就按你說的辦。”
康熙與納蘭性德商定,此次出行眾人皆用化名,康熙化名為斯景川,納蘭容若化名為慕容湛,曹寅化名為殷子清,瑪爾漢化名為兆元泰,圖海化名為馬麟洲。賈孟城和星橋無須化名。此外,納蘭性德給7人進行了角色分配,斯景川是關外白山斯景家的少爺,慕容湛是其表弟,殷子請是斯景川的伴讀書童。兆元泰是斯景家的管家,馬麟洲是侍衛總管,賈孟城和星橋則是康熙的隨從。
接下來的半個月,一行人快馬加鞭的趕路,在路上不敢有絲毫的耽擱和懈怠。直至六月初一抵達湖北襄陽府眾人才稍稍鬆了口氣。
古老的城牆仍然完好,憑山之峻,據江之險,沒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贏得十里風光,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襄陽戰略地位重要,古往今來是商賈匯聚、兵家必爭之地。襄陽府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