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吧,她怕我學得太吃力影響身體,久病不好。
於是爸媽權衡再三,選了兩人比較擅長的數學,每天輪流出題讓我做。
也許是以往他們長期不斷地訓練,量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的飛躍,一個月過後,我發現做起加減乘除不像以前那樣吃力了。大部分題目背過很多遍,已經形成迅速的條件反射,看了題腦子不轉也能寫對答案。我的答題速度提高了,成績自然有所上升,因為以前反應慢,許多題還沒看到就必須交卷。
相比數學,語文就是另一翻光景了。一個月沒上課,我已經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雖然以前也沒聽懂過,不過這次分段、造句什麼的,我都錯得很離譜。分段就不用說了,分分總總總總分分像繞口令,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別人寫的文章,我們看完以後要有統一的理解答案。與標準答案不同的就是不正確的。還有我造的句子,明明詞彙全用到了,老師卻不給分。
難過——我們家門前的大水溝很難過。
如果——罐頭不如果汁營養豐富。
天真——今天真熱,是游泳的好日子。
…………
三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我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去。
期末數學首次突破85分大關,據說那次考試題目簡單,全年級四個班150多個學生,有將近一半都90多分,平均每個班10個拿100分的。必然的我語文不及格。我爸請語文老師吃了頓飯,解釋說我生病期間落課太多,假期努努力,下學期肯定會跟上的。張靜語文也不及格,所以我並不自卑。而且我的數學還可以,學校暫時還沒有懷疑到我是白痴。吳優又考了雙百,我羨慕之餘不免有些傷感,其實我很喜歡和他一起玩,但是既然白痴是會傳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