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折柳記 作者:白寒

“公子回屋吧,快下雪了。”

說話間大雪已紛紛揚揚落了下來。一人迎著大雪從庭中大步而來,笑聲豪爽:“阿柳還不快出來。”裴青抬眼去看,卻是前幾日入京的錦衣侯白晴川。

白晴川一身墨呢大氅,頭戴玉冠,立在廊下望著裴青,幾眼掃過去,已看見了他眉宇間風霜之色,便知這半年來這少年也是經歷了種種,比起當初剛看見他更多了幾分動人心魄的魅力。那是被風雪催開的梅花的清香,被刻刀琢磨的玉石的光華,暗香浮動,和光同塵。

裴青忙立起身來行禮:“未知侯爺駕到,不曾遠迎,裴青失禮了。”

白晴川大笑,拉了裴青就走,邊走邊說:“這樣好的天氣,窩在家中作甚,我們賞雪去。”

停雲看了看彤雲密佈的天空,無語,轉身回屋去給裴青取風衣。

二人便出了府門,白晴川拉了裴青上了他的馬車。馬車內鋪著厚厚的皮毛,四角掛著明珠,壁上貼滿金箔,當真金碧輝煌。裴青上了車便臥在一邊,不言不語,意態懶散,就如同在自家馬車裡一樣毫不拘束。白晴川奇道:“你怎麼不問我這是往哪裡去?”裴青懶懶道:“侯爺總不會是要將我賣掉吧。”白晴川哈哈大笑,只道這少年已是安之若素,卻不知因著裴青早上收了王府來的信,生出了心灰意冷的心思。

行了片刻,馬車停下,白晴川和裴青出了馬車,來到一處庭院前,見門前一塊牌匾,上書“清商館”三字,隱隱有絲竹自門內傳來。

所謂君子無故不撤琴瑟,本朝尤重禮樂,宮中教坊和太常寺樂工伶人數百,亦一時之盛。上之所好,下必從之,民間受此影響,樂坊絲竹盛行,青樓楚館繁榮,民間樂舞藝術更大有壓倒教坊之勢。上位者倒也樂於欣賞這樣的市井文化,與民同樂。逢上皇帝壽誕和其他喜慶日子以及接待外國使臣,要舉行樂舞活動,也常常會採取由外面僱請的辦法,屆時從奉御前供應。

至於民間樂坊中,無人不知“清商調”,更是無人不曉“清商館”。據說“清商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創立者為先代著名琴家,身為樂坊賤籍,拒為王門伶人,故創立此館,以一身絕技相授。傳至後來,主事者已脫樂籍,卻開始只為皇室豪門服務,走上流路線。這一代館主名為韓清商,已在宮中任翰林琴待詔,以“雙瑣”指法聞名,人稱“韓公雙瑣”,妙善琴書,兼愛山水,撫琴動操,天下獨絕。

裴青對此早就好奇不已,現下到了此地,睫毛下垂,心裡又微微有些異樣。白晴川以為他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取樂所以緊張,不由哈哈大笑,拉緊了他道:“阿柳別怕,日後官家問起,本侯爺替你擔著。”裴青氣結,在心中腹誹不已,有您老人家這樣教壞小孩子的嗎?

裴青隨白晴川登堂入室,見周圍皆崇臺別館,狀極貴族所居。華屋之內,杯盤几筵,窮極奢侈。又侍女如雲,皆靚妝豔飾,蘭麝薰人,侍奉□,嫻習應對。過處歌舞昇平,見者無不傾倒。已有女子盛裝相迎,道:“侯爺好久不見,一向可好?”又看了看裴青道:“好俊的公子,不知是誰家的貴人?”

白晴川眯了眯眼:“采薇猜猜看。”

那名喚采薇的女子打量了裴青幾眼,語氣越發客氣:“這位公子風神瀟灑,清貴逼人,出身自是不凡,只是看著面生,卻不知是哪位王侯家的?”氣度不凡,自然不是尋常人家,瞧著面生,應當不是常在京城。能有錦衣侯相陪,又不落下乘,便知家門當在白晴川之上,最不濟也應是相當。而現下正是年關,各路王侯進京賀歲,濟濟一堂。她在這京城煙花之地早已煉就一雙火眼金睛,轉眼間已將裴青來歷猜出了一大半。

白晴川笑道:“采薇好眼力,這位便是簡郡王府的小公子。還不快叫韓館主出來。”

采薇連忙對著裴青福了福:“原來是‘曲有誤,裴郎顧’。采薇失禮了。公子登門,館主本該親陪,只是今日不巧,館主剛出遠門去了,開春才能回來。”

裴青聽了也笑了,不甚在意:“不妨事。既是館主不在,也沒什麼要緊。”

白晴川便道:“那就叫長歌來吧。七公子可不好糊弄。”

采薇連忙應著下去了。

裴青與白晴川在室內坐下,有侍女送上香茗果脯。又有人侍候焚香滌手,周到細緻。白晴川聞著上好的香片說:“這是什麼香,以前怎麼沒見點過?”

侍女回道:“這是藏香,名為卓瑪清蓮,館主曾吩咐有貴客來,才可焚此香。長歌琴師也是極愛此香的。”

白晴川便與裴青打笑道:“如此還是沾了阿柳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