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任,便是五十年。
五十年中,這名睿智老人見證了朝中風流雲散,前兩任皇帝政期或蕩匈奴,或平四海,百年難遇的旱澇,萬民圍京的大戰,議和,叛亂,擴充套件疆域,賑濟天下,廢后,殺妃,甚至十餘年前皇后一派的甄家沒落,江州富賈許家被抄家滅族,直至許凌雲逃過殺頭大難,回到京師,安安靜靜地得守他的一隅。
史上記載的大小事,扶峰都見過,史上沒記載的,扶峰也都親身經歷了。
再過十年,或許是十餘年,這名傳奇般的大學士,也將成為史書的一部分。兩任虞國皇帝稱其為先生,朝臣視他為帝師,他朝何處站,便意味著權勢的天平傾向哪一方。
然而待得扶峰告老還鄉時,僅有一車書,兩名老僕,當年十六歲入京,雙手空空,唯一揹簍,辭官還歸之年,兩袖清風。
很多年前,扶峰玉樹臨風的相貌揚名京師,一生未曾婚娶,如今老了,一身瀟灑風韻仍在,臉龐卻被不饒人的歲月刻上了皺紋。
“許大人近日都在做甚麼?”扶峰負手道。
許凌雲坐在太掖池的欄杆上,隨手扔了塊石子,蕩起滿池漣漪,低聲答:“無事窮忙,不過是讀幾本書,你這就走了?”
扶峰唏噓道:“也該走了。”
許凌雲低聲道:“聽說,皇后出嫁前,曾有意中人?”
扶峰莞爾道:“皇后出嫁前的意中人,許大人今日不正見過了麼?”
許凌雲淡淡道:“當不是陛下,她的眼神騙不了人。”
扶峰道:“我可沒說是陛下。”
許凌雲蹙眉思索,林婉已非處子,不定待字閨中時,便與人私定終身,那人是誰?尋常侍衛不可能,不是御林軍統領便是亭海生……
扶峰哂道:“近日讀史,有何感想?”
許凌雲笑道:“感想無非是……恨生不逢時云云,好不容易長大,有的人卻老了。”
扶峰悠然道:“無緣則已,那杯醉生夢死,可曾後悔喝過?”
許凌雲看著池水出神,反問道:“那杯醉生夢死,你又可曾後悔喝過?”
扶峰一哂轉身,前去與老臣喝酒,許凌雲道:“謝了。”
扶峰書生袖一展,莞爾道:“謝我什麼?人生如飛鳥,翱於天地間,心中自在,不過是為的自己,‘謝’之一字,太重,亦太輕。”
許凌雲側著頭,倚在欄杆下,嘴角略翹,望著天際白月光。閉上眼,漸漸睡了。
遠處傳來大學士的歌聲,扶峰一手持筷擊杯,瀟灑不羈,引亢高歌,與幾名當朝老臣推推搡搡勸酒,少年風流依舊。
李效從側殿出來,司監們捧上酒盤,眾臣靜。
“一壺清觴長天闊……”扶峰帶著笑意,望向李效:“恭喜陛下。”
李效嘆了口氣:“先生明日便要告老,孤有何喜可言?”
扶峰唏噓道:“老了,朝堂終究是年輕人的戰場,陛下年輕有為,來日定可成我大虞舉世賢君。”
李效低聲道:“承先生吉言,此生定不忘先生教誨,母后著我來敬先生一杯。”
扶峰與李效乾了杯,李效又嘆了口氣,顯是對扶峰所去耿耿於懷。司監重新排席,李效道:“眾位愛卿請隨意。”
老臣紛紛拱手,李效穿過御花園,朝東廊去了,一手扶欄,站在太掖池邊,秋風卷著桂香吹來,拂起滿池銀光,一襲龍襟。
欄下傳來低低的鼾聲,李效看了一眼,正是許凌雲在酣睡。
李效心想,怎麼睡在這裡?忽記起昨夜許凌雲未閤眼,多半是陪自己熬了一整晚,遂抬手示意太監去喊侍衛過來,又指指許凌雲,隨手解下外袍,覆在這侍衛身上,轉身朝寢殿去。
夜已深,林婉坐著,數名宮女在旁摘釵卸霞,見李效一身輕束黃褂入殿,紛紛躬身,摘完簪都退了出去。
林婉凝視銅鏡,只見李效走到龍床邊,坐下,左手開始解右手束袖,太監前來侍奉,李效卻道:“都出去罷。”
太監們喏喏退到殿前,垂手侯旨,林婉解了金鳳披風,著一身單衣,滿身暗香,襯得秀臉粉嫩,於紅燭下映得美豔。
林婉也坐在床邊,為李效寬衣解帶。
李效低下眉眼,端詳林婉,林婉抬眼,正朝著李效左臉,二人目光一觸,林婉又虛心低頭,訥訥不語。
李效本不擅言談,多少有點不耐,然林婉這女人不可怠慢,她貴為國母,又是林家的女兒,其父更是李氏母子拉攏的物件。太后反覆叮囑,不可冷落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