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侍寢麼?衣服也不髒呢。”
李慶成答:“算了,沒興致。”
方青餘說:“明兒死了,想要也沒了。”
李慶成懶懶道:“不還有下輩子麼?”
方青餘正色道:“你要百子千孫,千秋萬代的,定會活到很老很老,到時我先去投胎,你再晚些來,我可就老了。”
帳中靜謐,許久後,李慶成笑著說:“滾。”
鷹衛過來把方青餘架著,拖回天牢去。
翌日午時。
方青餘的囚車搖搖晃晃經過街市,群情洶湧終於一朝爆發。
沿途百姓追著囚車大罵,場面壯觀無比,街邊人紛紛朝他投擲爛菜雞蛋,三年前遼遠之死,鎮疆軍幾乎全軍覆沒一事挑起了所有人巨大的仇恨。
春日高照,囚車一路到了刑場。
方青餘被解去全身繩索,按在刑臺前,抽去木牌,拋在地上。
“刀下留人——”唐鴻手捧御旨,騎著燎原火趕至刑場。
刑部尚書道:“陛下親頒新法,十七策中死罪一旦決議,無論任何人俱不得更改斬刑,就連陛下也不能!唐將軍!你可是在假傳聖旨?”
唐鴻道:“東疆方家叛亂!朝廷開始戰時決議!一切權宜行事!朝中需方青餘帶兵出征,死罪暫且押後!”
刑部尚書愕然。
金鑾殿中,李慶成的臉上帶著一絲暈紅,眉目間含情蘊水。
龍案上攤著被壓了三天未曾昭告群臣的東疆軍情。
國庫虛空,天下富足,方家終於在此刻舉兵反了。
“黃謹。”李慶成懶懶說。
“哎,陛下英明。”身後黃謹忙恭聲道。
李慶成笑道:“我這一輩子,就是在挖空心思,怎麼能既當婊子,又立牌坊。”
64、 徵兵詔
“東疆終於反了。”李慶成笑吟吟道:“眾卿有何對策?”
朝臣們鬧哄哄商量半天,最後推舉出兵部尚書何廓,回道:“征戰東疆,非唐鴻將軍莫屬,臣以為可以張慕將軍為輔。”
李慶成掃了群臣一眼,道:“我倒有個更合適的人選,帶上來。”
方青餘仍穿著囚衣,鐐銬亂響,上前躬身。
“參見陛下。”方青餘帶著笑意的聲音在殿內迴響。
“此人乃是死罪,陛下!”何廓見本應處死的方青餘又逃得一命,當即義憤填膺:“方青餘曾在北疆楓關外棄三萬將士不顧而走,又是方家人,如何能讓他帶兵?!”
李慶成道:“他們不願意讓你帶兵,方將軍,你怎麼說?”
方青餘朗聲道:“當初陛下不知所蹤,我棄大軍而不顧去尋陛下,如今是陛下吩咐我出征,怎會投敵?”
群臣激烈反對,又有人道:“本已是死罪,縱打了勝仗歸來又如何?”
李慶成問:“方青餘,問你呢,打了勝仗回來如何?”
方青餘莞爾道:“打了勝仗回來,青餘再上刑場就是了。”
李慶成滿意點頭,問:“眾卿還有何話說?”
“陛下,不成!”內閣輔政呂材上前一步:“十七策中所定,凡有軍情需動用五萬以上兵員,須得陛下與兩名大將軍,內閣同時決議。”
“唐鴻。”李慶成問:“你覺得呢?”
唐鴻不作聲,想了很久,而後道:“陛下,行是行,但要徹底打垮方家,只怕沒這麼簡單。”
“方家駐守東疆已久,當初方皇后作亂時,更與匈奴暗中勾結,只怕方青餘此去,面對的局勢沒有這麼簡單。”唐鴻憂道:“讓我去罷。”
李慶成道:“戰術且押後再議,先定人選,除你之外,還有誰能勝任?”
唐鴻道:“陛下,諸位大人請萬勿輕敵,此戰關乎東疆局勢與我大虞存亡,至少需要兩名主帥,十萬兵員。詳細內情,我已與陛下研究了三天,此戰非同小可,稍後會為各位詳細說清。”
李慶成靜了,說:“暫休朝。”
朝臣們紛紛到金鑾殿外去,黃謹上前關上殿門,殿內唯餘李慶成,張慕,唐鴻與方青餘四人。
李慶成道:“唐鴻,你必須留在我身邊。”
唐鴻看了張慕一眼,開口道:“那麼就只有張慕了。”
李慶成取過錦布,黃謹忙潤了筆,交到李慶成手裡,又解開玉璽上的黃布。
“方青餘、張慕二人,張慕為主將,方青餘任副將……”李慶成落筆。
張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