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3035字)
回到新城,已經進入四月。耶律洪礎文才武略只在蕭王爺之上,而不會在他之下,十年時間,整個城池已經整治的民安城富,路不拾遺。
他修建城池的地方,正值兩族交界,方圓數百里人煙稀少,當時修城之時,還不得不從契丹內地遷了一些百姓過來。但經過這十來年時間,遠近契丹牧民聽說耶律大王鎮守此地,百姓安居樂業,自然紛紛來投。如今城裡城外民居房舍連成一片,儼然成了一處大城鎮。
祈霖在城中開了一間醫館,合城百姓來他館中看病,他都只收藥錢,不收診費。他的醫術又高明,幾次起死回生之後,連其他一些民族聽聞訊息,也都不遠千里來城中求醫。甚至前一年女真族都勃極烈完顏劾裡缽長子完顏烏雅束突患異病,遍尋藥石也難以救治,最後不得不遣派使者往城中來請祈霖。耶律洪礎一向對劾裡缽防備極嚴,何況當初因祈霖跟皇兄大起紛爭,最終迫得祈霖遠離,他也辭掉了南院大王之位,究其原因,都是劾裡缽使奸所致!因之依耶律洪礎的意思,就讓劾裡缽之子完顏烏雅束病死不救。
但是祈霖以為,所謂醫者父母心,作為大夫,只管治病,不該分忠奸敵我。何況今日不救,必使劾裡缽更添恨意,無論烏雅束死與不死,日後劾裡缽定圖報復。倒不如藉此機會施予恩德,反能保兩族之間一段時日和睦安定。
耶律洪礎聽他說得有理,也就不再阻攔。結果祈霖手到病除,將劾裡缽長子完顏烏雅束從黃泉路口救了回來。完顏劾裡缽本是女真族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其才智胸襟,女真族從所未有!但見祈霖以德報怨,當時劾裡缽就折箭起誓,在他有生之年,甘心向契丹稱臣,絕不與宋遼兩國為敵。
——果然日後劾裡缽一心一意只將本族發展壯大,再不敢對契丹稍有反意。直到劾裡缽死後,完顏烏雅束即位,仍記著祈霖活命之恩,亦跟宋遼兩國相安無事。但烏雅束身患暗疾,才過壯年便一病去世。其弟完顏阿骨打接位,藉著父兄兩代累積起來的雄厚資本,阿骨打迅速將女真各部落統一,正式建立國都,開創大金政權。此時宋遼兩國皆積弱難返,阿骨打在很短時間內,先滅大遼,再滅大宋,將宋國徽宗、欽宗二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貴卿等數千人盡皆擄走,史稱靖康之難!欽宗弟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後南逃至臨安建立國都,從此大宋前後兩朝,分稱北南兩宋。——此為後話。
耶律洪礎所建城池,正在女真邊界,那就像懸在女真頭上的一把鋼刀,劾裡缽時時刻刻都想將其摧毀。只因耶律洪礎文才武略皆不在他之下,暫時尚未敢異動。但自從祈霖救了烏雅束性命之後,劾裡缽多番派使者前來修好,並將幼女許給了耶律洪欣長子為妻。自此兩族常來常往,一派融洽太平之相。
而在這件事以後,耶律洪礎對祈霖情愛之外,又多了幾分佩服之意。更有合城百姓,無不曾受過這位神醫的恩惠,人人對祈霖崇敬愛戴,猶在對耶律洪礎之上。
這日聽說兩位城主回來,合城百姓沿道迎接,家家焚香禮拜,人人笑逐顏開!祈霖與耶律洪礎並轡而走,他兩人的關係人所皆知,不過百姓們見慣不怪,反覺他兩個一個威猛強大,一個俊秀高貴,實在般配不過!但祈霖在眾人矚目中還是有些臉熱,只得微微而笑,憑添溫和。耶律洪礎卻不以為意,仍是一貫的冷淡威嚴,人見人怕。
沿著中心街道行近王府,小小跟延虎張衝,另有楊銳領著王府管家管事,皆站在門口列隊迎接。十年的時間過去,張衝延虎自然成熟許多,但小小稚嫩的臉龐卻沒有多大變化,倒多了一些男兒的英武風流。
看見祈霖走近,小小叫著“少爺”,先奔了過來拉住馬韁。張衝也滿臉含笑,伸手扶著祈霖下馬。祈霖左右沒瞅見耶律洪欣,遂問小小道:“你的三王爺呢?”小小紅著臉道:“老不見你們回來,他閒不住,出去打獵了,已經出去幾天了,還沒回來!”張衝笑道:“出去幾天,就把他想得不行,這是醫館離不開他,不然,早就出去找了!”
原來小小的醫術,如今比起一般大夫來已經遠為高明,平時祈霖不在的時候,醫館裡都是小小主持,反倒張衝給他打了下手。
聽見張衝取笑,小小臉上一紅,嬉笑不語。祈霖微微一笑,回過頭來,正看見楊銳挨近耶律洪礎小聲回稟了一句什麼話,耶律洪礎皺一皺眉,正要走向王府大門,忽然一個女子奔了出來,一見耶律洪礎,頓時“卟嗵”一聲雙膝跪倒,直道:“求大王救命!”
祈霖抬頭一看,不由一驚,那女子竟是在南京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