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他。”
亦嵐忽然冷笑一下,道:“重刑之下,必有冤案。這個趙祿膽子倒是不小,不但動了刑,還擺明了是要拿到供詞後殺人滅口,連太皇太后的懿旨也敢違抗。你莫要聲張,通知幾個人備頂小點的肩輿,朕親自去趟大理寺審他個清楚!”
安公公不禁一愣,“皇上,現在已是三更了,外頭天也冷。您還是早些歇息吧,有什麼事不能明天再審?”
亦嵐站起來,安公公忙上前去扶,他搖搖頭道:“不必再勸了。就現在,立刻備轎,去大理寺。”
安公公縱使擔憂,卻也知勸不住皇帝,只得遵旨吩咐下面去備轎。
如今,御轎往大理寺的方向已行了近一炷香的時間,安公公在轎旁步步跟著。亦嵐本在轎中閉目養神,卻感到轎子突然停了下來。他睜開眼掀起簾子,問道:“轎子怎麼停了?”
安公公面露難色,“回皇上。前面……”
亦嵐心下奇異,從轎中探出頭。只見前方一小太監提著宮燈踉踉蹌蹌地跑過來,臉色煞白著跪地稟告道:“皇上!大理寺那邊傳來訊息,說……說大理寺卿趙大人在一炷香前,不慎失足溺水而亡了!”
亦嵐暗暗心驚,愣了片刻後復將轎簾放下,沉聲吩咐道:“立刻派人徹查此事。回未央宮。”
安公公低頭應了一聲,後吩咐起轎。抬轎的那幾個小太監見皇帝滿臉冰霜,個個噤若寒蟬。仔細著抬御轎,不敢出半分差錯。
亦嵐在一晃一晃的轎中,心下隱約覺得此事有蹊蹺。若非有人刻意安排,怎可能葉大人那夜剛出事就有人向太皇太后稟告?而葉大人雖為官三十餘載,可在朝中從不私結朋黨。那究竟是誰在背後暗使群臣為葉大人鳴不平,讓六部九卿都聯名上書請求嚴懲忠寧侯?還有,為何自己剛剛要擺駕大理寺親自查處,負責審理此案的趙祿就突然溺水而死了?究竟是一切都真那麼湊巧,還是背後有人在操縱著局勢呢?
若是後者,那就當真難辦了。此人既能買通自己身邊的人做眼線,又可調使群臣一起上書為他效力。隨時都能不費餘力暗殺一三品大臣(大理寺卿正三品)。如此看來,此人不管財力、權勢、還是謀略都不可小覷。那麼此人究竟是誰?他這麼做又是出於何目的?
作者有話要說:
☆、四十三。流丹
四十三、流丹
翌日,剛是清晨殿外便是濃雲密佈,不一會兒便下起了滴答小雨。
未央宮內,亦嵐手握硃筆,看著大理寺幾日前呈上的人犯供詞出神。這時,安公公躡步進來,提醒道:“皇上,該用膳了。現在要不要傳膳進來?”
亦嵐淡淡道:“嗯。傳進來先放著吧。”
安公公應了一聲,正欲退下。突然被亦嵐叫住:“等等。你去把太皇太后請來,就說朕有事想與太皇太后一同商議。”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太皇太后已被請了過來。她剛一進殿,亦嵐便上前去扶住她,“兒臣給皇祖母請安。大雨天勞煩皇祖母跑這一趟了。”
太皇太后一笑道:“無妨。皇帝可是有要事要與哀家商議?”
亦嵐略一點頭,繼而望向安公公。安公公立刻會意,趕了未央宮的宮人都出去,自己也關上了殿門退到門外候著。
亦嵐將太皇太后扶到座上,沉吟片刻後,道:“昨天夜裡,兒臣批過奏章後,本想親自去趟大理寺。只是,皇祖母可知昨夜裡大理寺那邊發生了什麼事?”
太皇太后神色平和,問道:“究竟是何大事?哀家還沒有聽說。”
“昨夜大理寺卿趙祿失足溺水而死——事發正是兒臣決定擺駕大理寺的時間。兒臣懷疑,是有人往兒臣身邊安插了細作。”
太皇太后神色漸漸收緊:“你是說,趙祿的死並不是意外?”
亦嵐緩緩點頭,嘆了口氣。而後將自己昨夜所疑慮之事仔仔細細告訴了太皇太后。
待他盡數說完後,太皇太后只抬頭望著屋頂似是在思考著什麼。良久之後才開口道:“依哀家看,此事也並非是你多慮。哀家也曾留心過你說的這些,一切都那麼湊巧倒真像是人為指使的。此人在朝中已有自己安插的勢力,看來是不除不行了。只是趙祿已死,葉府出事那日那些親眼所見之人又都被滅了口,此案也無從下手。皇帝打算如何審理?”
“既然此事因忠寧侯而起,朕想,是不是也可以從他開始入手審理?”
太皇太后點頭,“此計可施。那現在就將忠寧侯叫到殿上來吧,哀家與皇帝親自來審。也正好防著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