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安慰自家寶貝,鼓舞他計程車氣,卻被打斷。
“才不是不會!我都沒有自己回過家!”林波很不滿,自己從來沒獨自回過家,每次都被關在汽車的狹小空間內,被送來、被接走,哪裡會發生什麼途中趣事。
被小孩激動的樣子嚇了一跳,林媽媽不得不開始反思。
自己家在D市算是上層階級。
她與人合資開了個小水電,步上正軌後便請了一個團隊幫忙管理,自己當個甩手掌櫃,在家做起全職太太來。
林爸原是個村官,帶領村民走旅遊路線,打造第一特色村,最終成為D市重點旅遊村,日接待客量可達2000人,給村民帶來的利益不可估量,很受愛戴。在林波出生那年,屆滿離
職,舉家搬進城,幹起了建材生意,倒也過的風聲水起,村裡的房子則只在夏季避暑時才回去。
夫妻兩對教育方面很重視,因此在林波出生後林爸便放棄美好前景,遷進城做起生意,只為了給林波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在林波三歲的時候,夫妻兩便給他找了家不錯的幼稚園。
那時候,林波周圍的小夥伴總是最多的,他與小夥伴們一起坐校車上學,一起坐校車回家。
可是,自從3歲那年,林波坐幼稚園校車,發生翻車事故後,便被剝奪了坐校車的權利,要知道那場事故讓夫妻兩著實受到了驚嚇,他倆屬於典型先立業後成家人群,林波也算兩夫妻晚來得子,自然寶貝,若真出了什麼差子還叫他們怎麼活?
於是兩人一合計便雙雙考了駕照,買了新車。
從此,林波每天由兩人輪流接送。
甚至還為此給他報了一個跆拳道補習班,雖然那起事故,林波只受了點擦傷,但夫妻兩卻由此聯想到許多事件,從而堅定學習跆拳道的必要性,畢竟Z國人講究居安思危不是?
可是現在林波已經快上初中了,自家小區周圍與他同齡的孩子,甚至比他更小的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學,他卻仍舊每天由家人接送,會不會有些保護過度?他又會不會在心理產生牴觸?
而且確實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雖然學校距他家不過兩三站公交車距離,但若放林波一人回家的話,夫妻兩也不敢保證孩子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
於是便有了家庭會議,也有了林波獨自回家,夫妻二人尾隨那幕。
在獨自回家的第三天,終於有了同路的小夥伴,丁然。
丁然便是林波頭一天步行回家那天遇到的某同學,原本放學後丁然來找林波的搭話的時候,林波是不想搭理他的,他最討厭愛哭的男生。
可丁然卻在搭話的時候邀請他吃了自己最喜歡的冰淇淋,這又另當別論了。
所以說小孩子的友誼總是建立的最快的。
在交談中林波知道了丁然也是他們那個小區的,只是一個在A區十一樓,一個在D區六樓,街頭與街尾的距離。
此後,兩人放學後,總是結伴而行。
俗話說的好,一個人膽小,兩個人膽大。
前些天都是獨自回家的兩小朋友,那是絕對乖巧,從學校到回家,兩點一線,雖說有好奇張望的時候,但絕不會繞道去哪玩。
可時間一久,難免就會有許多其他想法,比如走路回家,又比如學校背後那家遊戲廳。
學校背後那家遊戲廳丁然以前就跟著表哥去過,只是那時候表哥不讓玩,現在表哥到C城讀書去了,也沒人管他,倒是天時地利人和了,拉上林波就往遊戲廳方向走去。
可惜丁然那傢伙運道實在不怎麼好,剛進去就被熟人發現並舉報,沒一會兒便被家長拎著回家了。
連著自己也被勸著離開,本來他就對那裡的遊戲也不怎麼看得懂,便跟在他們離開了。
出遊戲廳不遠處,有個公交站臺,正好有到他們那個小區的車,丁然被他媽媽拎著走在前面,林波揹著書包跟在後面,有些無聊地打量著四周。
“鏗~鏗~”富有節奏的聲音配和著腳步聲響起,林波好奇地張望,最後鎖定對面發現聲音的路對面。
那是一個羽毛球場地,他們小區也有,可是他們小區的是在體育場裡,這個則是在路邊,不過看上去比小區裡的那個要好的多。
羽毛球場地由細細的鐵絲網交織著圍住,背後是一個別墅群,看來應該是其中一戶人家的,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場地修在路邊。
此時,球場中一個年紀看上去與他相仿的小孩正努力接著球,那些球不是人發的,而是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