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境界,那麼他要做的事情就只剩一件了,那就是方招信徒,積累信仰之力。”
張均一下就想到了什麼,驚訝地道:“我明白了,願力可以中和天地的排斥!”
胡老三點頭:“你說的沒錯,人類是萬物之靈長,從某方面來說,人類的意志部分代表了天地的意志。”說到這裡,他舉例道,“縱觀王朝歷史,凡是昏暴的皇帝當政,國家往往災害頻繁。而那些高明的君王,他們治下的國家,一般都是風調雨順,歌舞昇平。這其實就是國家百姓的意志在改變環境。”
張均道:“如此說來,凡是成就大羅的人物,就必須大量收集願力?”
“也不盡然。”胡老三道,“對抗天地排斥力的方法不止一種,除了願力對抗之外,還可以修煉先天道體,太古時代的人類大能多用此法。”
五雷帝君道:“據我所知,天機老人似乎就是修成了‘先天道體’,他真是了不起,王朝時代以來,他應該是唯一成功的人了。”
混亂帝君:“天機應該是有奇遇,否則絕修不成先天道體。傳說中,先天道體能夠與大道共鳴,從而號令萬法,這種人修煉的大道被稱為萬道之王。”
胡老三:“準大羅境,既是成就大羅的過度階段,也是準備階段。如果願力足夠多,那麼準大羅修士隨時可以突破至大羅境,可是一旦邁入大羅境,就會身不由己。”
“此話怎講?”張均請教。
“成就大羅後也是有大風險的,如果信仰者的願力波動太大,就有可能無法對抗天地的排斥力,導致大羅修士隕落。打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