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處奮力一挑。
太祖盤龍棍法:上撩勢
那牙將的膻中大穴被戳中。一口氣上不來,連人帶狼牙棒頹然癱倒在地下。
到了這個時候,牙將心裡方才明白過來:剛才那少年使詐,假裝害怕,讓自己大意,結果被那少年一招得手。
康王趙構與其他兄弟不同,自幼努力奮發,文武兼修。
清朝畢沅所編著的《續資治通鑑》中作如是記載:康王資性郎悟,好學強記,日誦千餘言。挽弓至一石五斗。
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一石五斗大約是一百四十斤的力量。
《宋史兵志》:(紹熙)二年。樞密院言:“殿步司諸軍弓箭手,帶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為本等。
由此可見,康王趙構的武力要比宋朝最精銳計程車兵………殿前司諸班直還要強;水平相當於都頭和都指揮使之間。
這樣的武功,還不能進入完顏兀朮的法眼,但對於一位在溫室中長大的王孫公子而言,已屬難得。
勝負已分,中軍帳中諸人,包括完顏兀朮在內,全都盯著軍師哈迷蚩,要看看他的葫蘆裡賣什麼藥。
哈迷蚩踱步走到趙構的面前,見趙構臉色微紅,呼吸均勻悠長;剛才一戰,明顯未盡全力,還留有餘力。
“徽宗老皇帝以字畫聞名於世,其自創的“瘦金體”尚在宋朝的‘蔡蘇米黃’四大書法名家之上。他的子孫後代為了討好這位老皇帝,無一不把精力放在那些無謂的琴棋書畫之上,哪來的時間練武?”
哈迷蚩一邊說,一邊用右手指著康王趙構的手掌,繼續解釋道:“閣下雖然面板白皙,但關節粗大,青筋外凸,氣血執行旺盛,分明是在拳腳之道下了很深的功夫。哪可能是徽宗老皇帝的兒孫之相!”
哈迷蚩最後斬釘截鐵地下結論:“趙匡胤的武功早已在宋朝的禁軍中流傳,唯獨是在宮中沒人練習,這在汴梁城內路人皆知,所以你一定不是康王趙構。”
這一番解釋,不但讓中軍帳中的各位女真人恍然大悟,甚至連張邦昌和兩位隨行的太監都覺得在情在理,不斷點頭認同。
完顏兀朮何等的精明,一眼瞥見張邦昌和兩位隨行太監的表情,更加確信了康王趙構的身份,於是一拍書案,大聲喝道:“趙家皇帝實在可惡,不守信譽,屢次欺騙我們大金國。老皇帝是這樣,新上來一個年輕還是如此,真是欺人太甚。來人,把他們全部拖下去砍了,梟下腦袋來,掛在轅門上示眾”
完顏兀朮的話音剛落,“哇”的一聲,‘河北路割地使’張邦昌頓時失聲痛哭,淚如雨下,豆粒大小的眼淚順著花白的鬍子嘩嘩往下流淌……
而站立一旁的康王趙構卻是心花怒放,高興不已。
已經可以肯定,金人真的認為自己就是個假王爺;至於完顏兀朮要打要殺,趙構完全不去理會………這分明就是金人的恫嚇之術,真要殺時,早就把自己給拖出去了,何苦如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