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2 / 4)

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不過,為了向項羽將軍表達他的誠意,我們沛公這一回可真是忍痛割愛了,真的是相當的喜歡之極啊!無論是白天行軍打仗,還是晚上睡覺,我們沛公都一直把這一塊寶玉放在自己的身邊,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不過,為了向項羽將軍表達他的誠意,我們沛公這一回可真是忍痛割愛了,還望項羽將軍能夠體察到我們沛公的這一番苦心啊!”

“沛公現在何處?”項羽邊玩賞著玉璧邊問張良。看樣子,那項羽是想當面感謝一下劉山河。所以才這麼說道。

“沛公擔心遭將軍責備,已經脫身離去,恐怕此時已回到灞上軍營了。”張良直言相告。

項羽有些驚愕,問道:“為何不辭而別?”

“將軍與沛公情同兄弟,良知道將軍不致加害沛公;只是將軍的屬下,也許與沛公存有芥蒂,欲加害沛公,嫁禍將軍。將軍初入咸陽,正應以誠待人,布信於眾,不該疑忌沛公,暗殺沛公。沛公若是死去,天下必譏諷將軍,將軍豈不坐受惡名,這恰如卞莊刺虎,一計兩傷。有鑑於此,沛公又不便明言,只好脫身避禍,靜待將軍自悟。將軍天賦聰穎,一經反省,自然會理解沛公難處。”

那張良的一番話,可以說是十分的中肯,也是十分地具有著很強的說服力。而且,他的那一番話,還都打著處處時時都是為那項羽考慮的幌子,從而根本就沒有引起那項羽的一點兒的反感,而且還對於那張良心存感激。

且看那張良對於那項羽所說的話:“將軍與沛公情同兄弟,良知道將軍不致加害沛公。”很明顯,這一句話,就是把那項羽的所有打算都給封住了。就算是那項羽想對那劉山河有什麼想法,可是,在這一句話面前,那也不能再有所作為了。這就是所謂的“好話捧殺人”的道理。接著,那張良的一句“只是將軍的屬下,也許與沛公存有芥蒂,欲加害沛公,嫁禍將軍。”更是道出了實際的情況:雖然你項羽現在並不想加害於沛公,對於這一點,我們還是信得過的,而且,你跟沛公還是義兄義弟,自然也是會講究兄弟情義的。可是,你項羽不想去殺害那沛公,可不等於說,別人就也不想去殺害那沛公了。更是道出了實際的情況:雖然你項羽現在並不想加害於沛公,對於這一點,我們還是信得過的,而且,你跟沛公還是義兄義弟,自然也是會講究兄弟情義的。可是,你項羽不想去殺害那沛公,可不等於說,別人就也不想去殺害那沛公了。

這一句話,很明顯,已經道出了在那項羽你的手下,卻想違抗你項羽的旨意,想去加害於你的義兄。說到這裡的時候,那張良有故意把目光向著那范增看去。而此時,那范增本來就因為自己的計謀,自己的那一個想要殺死那劉山河的計謀並沒有得逞,所以正在那裡生悶氣呢。可是,卻見那張良不但巧言令色,為那劉邦的不辭而別尋找藉口,而且,還把火引到了自己的身上,哇靠,哇靠,這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是,又礙於那張良的身份——在劉邦軍的身份,還有那張良跟自己的這種獨特的關係:那張良的老師黃石公,可是跟他范增是同窗啊!而這樣算來,那張良自然得要跟著自己叫師叔了。所以,也正是由於這一層的意思在裡面,那范增也不好過於表露對於那張良的不敬。

說實在的,這也就是那張良,如果是再換了另外的一個人,那麼,那范增的態度,肯定就會不一樣了。而且,再加上,那張良的那一番話,又是打著處處為著那項羽著想的幌子,說的是十分的委婉動聽,就是他范增,聽了之後,也是不由得不佩服那張良的能說會道,能言善辯和巧言令色。

謀高人膽大。張良是一位智勇雙全的高人。他敢於陪同劉邦前來會見項羽,又敢於單獨留下為劉邦善後,這除了有項伯的保護做為依靠之外,恐怕還是才智過人,謀略得當有著充分的信心。特別是剛才這番話,都在為劉邦不辭而別做辯護,卻披上了為項羽出謀劃策的外衣。項羽急躁多疑,聽了張良的話,反而懷疑起范增的用心,便扭頭看了范增幾眼。范增計未得逞,本來已十分惱火。見項羽注意自己,便料到項羽對他起了疑心。范增對項羽可謂忠心耿耿,項羽的懷疑更令他怒上加怒,氣上加氣,當即取過玉斗,置於地上,拔劍用力砍破。

是的,也無怪於那范增生氣。本來,那范增對於那項羽可是一片忠心,他為了報答那項梁對於他的知遇之恩,從而雖然在那項梁死後,卻仍然竭盡自己所能,去輔佐婚喪嫁那項羽。可是,那個項羽,卻是一個根本就扶不起來的傢伙,時常總會將自己的一片苦心,當成了驢幹糞。好壞不分,而且還秉性多疑。就是這樣的一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