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巧合?好一個純屬巧合!治兒,朕再教你一個乖,不要輕易撒謊,因為你說了一個謊言之後,就不得不用無數的謊言來圓,最終很難不被人識破,比如說今天……”
“今天?”李治趕緊磕了一個頭道:“兒臣所言句句屬實,還望父王明查!”
“朕是要明查,不過明查的結果可能跟你想象的不大一樣。太子!”
不稱名字不叫暱稱,而單稱“太子”,這就是公事公辦的意思了。李治正色道:“兒臣在。”
“你原來說郭玉蘭陰謀陷害你。現在卻聲稱你去她的寢殿都是巧合,這難道不矛盾嗎?要是有陰謀,她為什麼不主動去找你?要是有陰謀,你不主動去找她,這陰謀又該如何發動?”
“這……”李治不由得一陣語塞。
父皇問的有道理呀,自己要是不主動去郭玉蘭的寢宮,那一切就都不會發生。
難不成這個陰謀要想成功,必須得守株待兔?
自己在九連殿待到二更天本來就純屬意外,至於主動前往郭玉蘭的寢宮那就更意外了。
這個陰謀要是全靠這種巧合,那也太不靠譜了。
但要不是巧合,豈不是做實了自己主動調戲郭玉蘭?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的確是被冤枉的呀!
這可該怎麼回答呢?
見李治久久不語,李二陛下繼續道:“事到如今,只有兩種可能解釋此事。”
“哪兩個解釋?”
“其一,你剛才是在謊言。其二,朕配合郭玉蘭在陷害你。是朕故意把你宣來又故意不露面。你忍耐不住出來的時候,唯有一處亮燈,你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去玉蘭那裡。太子,你傾向於哪種解釋呢?”
李治欲哭無淚,自己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指責父皇呀!
首先,父皇根本就沒這個動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喜歡齊王勝過喜歡自己,更別提主動下場對自己栽贓陷害了。這也太不合邏輯了,沒有人會相信。
其次,就算自己真的懷疑自己的父親,難道就敢說出來?話一出口,這就是忤逆之罪!
別說自己是太子了,哪怕是一個平民百姓敢幹這種事,被老父當場打死都是合乎律法的!
“兒臣……兒臣……”李治沒辦法,只能是嚎啕大哭道:“我承認,兒臣剛才的猜測可能有錯,還請父皇治罪。但兒臣確確實實是冤枉的呀……”
“到了現在你還嘴硬?”李二陛下緊皺眉頭,道:“這樣吧,朕也不強迫你承認,是非自有公論。牛玉!”
“奴婢在。”
“給太子畫供。”
“是。”
牛玉拿過來幾張供紙來到了李治的面前,道:“太子爺,您看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李治不敢掉以輕心,仔細觀瞧,發現並未造假,道:“沒什麼不對的。”
“那就請簽上您的大名。”
“好吧。”
俗話說得好,寧落在屎上,不落在紙上。李治當然知道,這一畫供就後患無窮。但事到如今,不畫供也不行了,當即爽快地簽上了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牛玉又道:“還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