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兩個人被楊盛暗中收買,九九會盟的盟主就得姓楊。
他想了一下,道:“您這個辦法還是不妥。兵力可不等於實力,有的人手下都是精兵,有的人手下卻是一幫烏合之眾,光數人頭,也不大合理。”
“那你說怎麼辦?”
楊盛道:“我覺得,根本就沒有什麼完全公平的法子。再說了,即便有辦法真按實力來,對那些人數少的頭領,也算不得什麼公平。”
“此言怎講?”
“道理很簡單,寧為雞首,不為牛後。人家實力小的首領,這麼不受重視,何必來受這份閒氣?大家今日前來的目的是共襄盛舉,可不是按照實力,實力大的當主子,實力小的當奴才。”
“這……”
“還有,實力小的首領,未必見識就不高明。為何就比實力強的首領投票權力差那麼多?”
“呃……”
“所以,在下以為還是按照原來的方案為好。”趁著楊盛一愣神的功夫,盧天佑又高聲對下面道:“兄弟們,我說的對不對?”
無關對錯,誰會嫌自己投票的權力小?人們紛紛高聲對他表示支援。
“對!盧大帥太對了!”
“不分實力,一個頭領一票!”
“不能讓人多的一方一言九鼎,要不然還會盟幹什麼?直接數人頭不就得了?”
……
……
盧天佑趁熱打鐵,道:“僚王千歲您看看,這就是民意。您總不會違逆了大家的意思吧?”
楊盛冷笑一聲道:“我明白了,你是不是已經收買了大部分人,按照上個方案已經穩操勝券了?那還會盟什麼?你們關起門來自己玩吧!我們僚人不摻合。”
盧天佑的臉一沉,道:“僚王千歲您這話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莫非一切按照您的安排來,才能證明楊某人毫無私心?我看您提的那個數人頭方案,才最是自私!誰不知道您手下的人最多?”
楊盛把嘴一撇,道:“要想證明自己沒私心也很簡單。來來來,盧元帥,您可敢和我一同宣佈,無論選舉的規矩如何,都退出這次的盟主之爭。只投票,絕不參選盟主!”
盧天佑哪願意和他同歸於盡?乾笑了一聲,道:“聖人云,當仁不讓。僚王千歲這話,可就有些孩子氣了。好吧,我承認您是毫無私心,這個話題再也休提。”
“那到底如何選盟主?”
盧天佑眼珠一轉,道:“既然現在達不成統一意見,不如就暫時擱置,大家再考慮考慮。在此之前,有意當盟主之人,可以上臺來講一講,選自己當盟主到底有何好處,也讓投票的各位首領心裡有數。”
“那你盧天佑先講?”
“盧某人當仁不讓!”
“好,那我就在下面洗耳恭聽了。”
……
……
楊盛下去,盧天佑高聲道:“盧某人不才,希望大家能選我當盟主。當然了,不是說我盧天佑就是個官迷,實在是我覺得這個位子,也只有我才能做得好。”
“原因有三。其一,不是我自誇,大家都是知兵之人,應該明白我手裡邊的兵馬實力最強。”
“其二,盧某人在本地頗有些名聲,惜老憐貧,修橋補路,最是厚道不過。大家不用擔心我當上盟主之後,就會拿你們當炮灰。”
“其三,這就是最關鍵的。盧某人掌握了能夠打敗官軍的辦法。也只有在我的帶領下,義軍才能打敗唐軍。”
“有了這三條理由,我不當盟主誰當盟主?”
臺下的楊盛不滿地說道:“盧天佑休要胡吹大氣!兵兇戰危,誰敢言必勝?你要是真有辦法,就把那個辦法說出來,讓大家看看靠不靠譜?”
“這……不好意思,我不能說。古語有云,君不密則失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公開宣講?誰知道下面有沒有官府的探子?大家都是明白人,應該會理解我的苦衷。”
楊盛道:“你不說出來,我們又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在吹牛?等到你當上盟主了,又兌現不了怎麼辦?難道非要等兵敗之後,大家才能追究你的責任?”
“我可以發誓。”
“哼哼,發誓!想當初那些贓官賭咒發誓還少嗎?有個屁用!”
“那你說怎麼才能相信?”
“除非你能拿出證據,否則我絕不會相信!”楊盛道:“盧元帥你說完了沒有。說完了,我可要上臺和大家唸叨唸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