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書名:兩面鏡子裡的肖像

作者:羅西

以描繪歐洲歷史人物在死後世界紛爭的【RHUMA回憶錄三部曲】繼《以太之翼》之後的第二部《兩面鏡子裡的肖像》,延續前作的世界觀與人物設定。

一個是以經商起家的暴發戶、有著尊貴身份的巴黎貴族;一個是曾流浪街頭、成名後還是寄人籬下的日內瓦公民。

同為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和盧梭卻被黑色命運纏繞。

偏見、誤解、陰差陽錯在兩人死後的相遇與冷戰中繼續升溫……難道一切只能在遺憾中終結?

小說題目向亨利古耶《盧梭與伏爾泰——兩面鏡子裡的肖像》一書致敬。

“我恨你,因為我要恨你:但是,假若你要我愛你,我這顆恨你的心原本更值得愛你。”—— 1760年6月17日 盧梭致伏爾泰的絕交信。

內容標籤:相愛相殺 契約情人 虐戀情深 破鏡重圓

搜尋關鍵字:主角:伏爾泰,盧梭 ┃ 配角:笛卡爾,帕斯卡 ┃ 其它:歷史,啟蒙運動,和解,復活

==================

☆、一切在終結處開始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馬太福音第十八章

寬恕敵人的美德,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伏爾泰

我恨你,因為我要恨你:但是,假若你要我愛你,我這顆恨你的心原本更值得愛你。

—— 1760年6月17日盧梭致伏爾泰的絕交信

一切在終結處開始

1878年5月30日。

“迷途的人傾向於不知不覺走出一個圈… …然而我所思考的卻是:生命難道不是一個輪迴?一切都要在終結處開始。”

“仿若鳳凰涅盤在灰燼中重生麼?沒有死亡就沒有新生。”

黑夜的霧靄中漸漸透出兩個模糊的身影,灰色的長袍劃過草地。這裡是人類共同回憶錄實體化個體聯合協會的後院。天空只有黑暗,沒有星光的閃耀,但是至黑中孕育著光明。作為1650至1850屆法國館的接待員,笛卡爾和帕斯卡穿過黑暗,向渡口走去。

“又要歡迎我們協會新的成員了,這個時候你會感到什麼?”帕斯卡問。

“未知恐懼不確定性… …死亡與新生的希望,新的世界。”笛卡爾說,“你呢?”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勝負未定——這樣我們為何不為之一搏呢?”帕斯卡說著大步邁向渡口站臺。

黑色的蒼穹劃過一道流星,剎那間照亮了漫無邊際的水面,一口漆黑的棺木,像汪洋中的扁舟,靜靜地飄來。剛好是夜間11點。

“弗朗索瓦…瑪麗·阿魯埃——伏爾泰先生,您作為人類的一生已經永遠的結束了… …無盡哀悼之餘,我們歡迎您成為我們回憶錄實體化個體中新的一員,加入人類共同回憶錄實體化個體聯合協會,為未來的人類竭盡您最後的氣力。”

笛卡爾望著那口棺木,說。

這一天是伏爾泰逝世100週年。

“布萊斯,恐怕我要離開你了… …”第二天早上,當和煦的陽光照進事務所幽靜的長廊時,笛卡爾對帕斯卡笑著說。

“您似乎沒有誠意。”帕斯卡不滿地說,因為笛卡爾還在撥弄他的鬍子。

“我是個即將離任的法國館館長… …新的法國館館長就要產生了,候選人有伏爾泰先生和盧梭先生。那時我將搬去二館,而你要留在主館——你希望未來的幾百年與誰住在一起呢,我的布萊斯?”笛卡爾微笑著望著他。

“這恐怕不是確定法國館館長的標準。”帕斯卡苦惱地說,“但是難道我們不應當要就此事徵詢伏爾泰先生的意見?”

“不。”笛卡爾的臉色嚴肅起來,“永遠不要在伏爾泰先生面前提讓…雅克·盧梭這幾個音節中的任何一個。”

“但同為啟蒙運動的領袖的他們,名字難道是可以分開的嗎?”帕斯卡冷笑道,“就像後人所描繪的那般,他們猶如啟明星,肩並肩地如同呵護二老,一起照亮了大革命前的黑暗… …當路易十六哀嘆,伏爾泰和盧梭亡了法國時;當《悲慘世界》裡的流浪兒童在革命堡壘前嗟嘆,這都是伏爾泰的錯,這都是盧梭的錯時… …他們的名字總是密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