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情商加成光環這些也影響也不是太大。
專注、持久這兩項針對學習的光環效果,原本就是在學習習慣越不好的學生身上顯現的效果越好。高三這屆畢業生,在桃園呆的時間最長的有三年多,早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專注且長久的去學習。
所以,縱然沒有了這兩種光環,效果依舊會如同習慣一般留存,只是不如原先罷了。
情商光環主要作用在情商方面,而且只有百分之幾的加成,是個有些雞肋的光環,一般情況下根本看不出效果。加速光環的加速效果同樣只是百分之幾,只有在日積月累,或者某種特殊的情景下,才會顯現作用。
所以這兩個光環消失了,對學生的影響應該也不會太大。
關鍵就在於智商增長光環上——按照之前系統對智商增長光環的解釋,學生的智商應該是增長了就不會下降才對。否則它就不叫智商增長光環,而和情商一般,叫做智商加成光環了。
可是從每年離開桃園學校的進入二高學習的那些學生來看,表現也太差了。剛才也分析過,如果僅僅是沒有了專注、持久、加速等幾項光環,應該不會影響那麼大。那麼,很有可能是這些學生的智商也有所降低。
至於智商降低的效果不明顯的原因,劉猛大概也能猜得出來。
首先初三畢業生都是十五六歲的少年,這個時候智商已經接近成年人,甚至相當部分還要高於成年人。系統中正常成人智商以100來算,那麼入學即增加的10點智商,對學生的影響就縮小到一定程度了。
至於說每年增加的8點智商(在校上學一月,增加一點智商,一年按在下八個月計算),因為相當部分學生,加入桃園學校都是不到一年,甚至不到半年,所以影響也相當小。
但如果像劉猛所想的話,不是桃園在校生,智商增長光環就消失,對高三這批學生影響就大了。因為這些學生中大部分都在桃園呆了幾乎三年——以入學增加10點智商,每年增加8點智商來計算,這些學生的智商現在普遍要高過同齡人(10+3*8)34點!
可以說,高三這些學生現在各個都屬於智商超於常人的天才!
將來,這些學生離開桃園學校在其他地方學習,表現出的能力與當初的高考成績不相符合,與在桃園學校是的表現相差太大。別人或許不會猜到桃園有光環的事情,但肯定會認為,桃園培養的都是一群只會應試的學生。
因為桃園對學生們課外興趣的培養,或許學生們因為各種特長,不會被稱為低能兒,可表現也會與外界期望相差不少。更加重要的是,智商下降後學生自身會產生心理等各方面的落差,對將來的成長、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劉猛不知道最終的影響會有多大,但能夠解決的話,還是解決掉比較好。
這方面的問題劉猛早就考慮過,原本是想著等桃園有學生上大學,那時候桃園學校也該升級到大學的,可以想辦法讓部分學生進入桃園大學。
又或者系統升級,會產生相應的變化,讓那些離開桃園的學生不至於一下子沒了全部的光環效果。
誰曾想,現在一個卓越升級任務竟然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一下子耽擱了系統升級的時間,從而出現了這屆高三,以及下屆高三畢業會失去光環作用的憂患。
面對這個問題,劉猛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解鎖光環。
只是透過之前解鎖的8個光環來看,就算他解鎖了第9個光環,能夠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劉猛想象不到,什麼光華能夠解決他對畢業生的擔憂。
暫時保留了這個想法,劉猛念頭有在系統獎勵的其他專案中翻查。光環獎勵過後就是援助獎勵,裡面分為人力、資金、設施、關係四項,同樣不能解決畢業生的問題。
最後劉猛念頭到了贈送獎勵中。
當桃園學校升級到優秀級之後,劉猛就探查過系統,其中自然也包括贈送獎勵這部分。只是其中的體質提升、知識灌輸都沒有什麼變化,生活技能、其他技能這兩項也只是增加了一些正常的技能而已,沒有什麼讓劉猛驚喜的變化。
這次念頭進入,劉猛只是抱著隨便看看的想法,畢竟他不是完全瞭解系統,也不知道系統會不會突然在某項上產生變化。
一番探查,前四項都沒什麼大變化,反倒是檢視生活技能、其他技能耗費了劉猛不少時間。正當劉猛想著回到光環獎勵中,解鎖一個新的光環嘗試下時,鬼使神差的念頭觸向了贈送獎勵中第五個未解鎖的小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