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琪笑道:“那個資料太虛了,這些孩子雖然戶籍在農村,可很多都在城裡上學,留在農村的不足一半。而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不支援小學生寄宿的。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招生目標就應該定在1000人左右。”
劉猛回來後,直接將吳燕火線提拔到了初中部,現在方琪就成了小學部資格最老的一位老師,也是跟隨劉猛時間最長的一位。況且,她的說法的確很有道理。
因此,方琪說完並沒有其他人發表不同意見,董峰見此便道:“那好,我們招生目標就定在1000人上。。。”
與此同時,劉猛也在跟初中部的老師們開會。
“初中部這個暑期的工作有點重,希望大家心裡有所準備。”會議一開始劉猛便道,“主要工作分為初中部的擴招,以及高中部的設立兩方面。初中部擴招的具體工作,我準備交給王尤、吳燕兩位老師來領導。而高中部方面,則由我親自負責。”
聽劉猛這麼說,初中部的老師們都不由看向吳燕。
對於吳燕這麼年輕就當上了初中部的領導,初中部的老師不無羨慕之意。同時心中也更加的火熱——桃園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既然人家能有這樣的成就,我也能!
“初中部這次擴招人數,我的要求是至少有900人!”說話間劉猛灼灼的目光掃視全場,“七、八、九年級,每個年級至少有10個班!”
這學校的發展建設上,劉猛這一點跟董峰、吳燕、方琪等人的認識是一致的——小學生因為不適合寄宿,所以小學部的發展有限,那麼學校想要擴大規模,就只能從初中部乃至高中部下手。目前高中部仍未設立,就只能對初中部進行大擴招了。
“900人只是我的保守估計,如果我們初中部在這次中招考試上表現得好,這個數目完全可以再擴大一倍!”以圓形教學樓如今的建造速度,開學之前完全可以建造完畢,到時候可以再容納2000人,所以劉猛完全不怕學生多了沒地方放。
聽到劉猛這番話,初中部的老師們都是激動異常。
初中部進行大擴招,他們這些先加入桃園的老師地位自然水漲船高,縱然不如那些半年前就跟著劉猛的老師,但絕對比後加入的老師受到重用些。
“在期末考試之前,我們就已經聯絡了夕林鎮各所小學,剩下的具體工作,就由王尤、吳燕兩位老師負責安排。接下來,我要說一說高中部的事情。”
聽到這裡,初中部不少老師都是精神一震——他們已經事先聽到了風聲,這次劉猛會從初中部提拔幾位老師進入高中部做骨幹。
這學期加入桃園初中部的老師們,有不少都具備教授高中生的資格與能力,先前都是因為沒關係,或者其他的原因,沒有教高中。如果能夠在桃園成為高中教師,在職業道路上無異於向前躍進了一大步。
【保底第一更到。】
第245章大擴建之前
見所有老師都看著自己,劉猛也不賣關子,道:“出於默契考慮,我準備將九年級幾位具備教授高中資格的老師全部提到高中部。有許磊、劉慶、黃文康、楊霧裡。。。”
能夠教九年級的,全都是教學能力比較強的老師,其中具備教授高中資格的有8位,全部被劉猛提升到高中部。剩下的3位,劉猛準備放到新一屆的七年級去,做新生班級的班主任。
雖然早就聽到風聲,但第一個聽到自己的名字,許磊仍舊喜不自禁。想當初他大學畢業後拿的就是高中教師資格證,只可惜當時縣城裡沒有哪所高中招收新教師,他才決定去縣一中磨練,誰知到這一磨練,就是數年蹉跎。
原本,跳槽到桃園學校後,許磊已經絕了進入高中當老師的念想,準備在桃園初中部當一輩子的初中老師。誰曾想,不過半年時間,他居然就成了高中老師。
這種境遇,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而這一切都因為一個人——想到這裡,許磊不由感激的看向了劉猛。
劉猛注意到許磊感激的目光,微微點了下頭,便接著道:“高中部的建設我是這樣想的,在我們的第一屆學生升至高三之前,不準備招收外校學生。也即是高中部設立的頭兩年,我們只對桃園的初中部招生。”
高中與初中雖然都是中學,但意義卻重要得多。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劉猛準備讓擴招後的小學部、初中部走上正軌,再去發展高中部。
劉猛相信,有了兩屆從初中部升上來的學生做高中部的底子,等到高中部出現高三,參加高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