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英。”諸葛亮站起來;黃月英停下腳步。
“你還記得那年黃花時節;月光褪去鉛華;繁華落盡;當落英擦過我的指尖。是否也觸控到你的溫度。”
趙雲和涼軍士兵都奇怪諸葛亮為什麼說出這麼“文縐縐”的話;諸葛亮雖是一個文人;卻爽朗大氣;從來不作婦人之態。這句話出自他口;涼軍士兵感覺不真實。若不是親耳聽到;別人轉述;沒人會相信是諸葛亮說的。
除了虎子以外;川軍士兵竊竊偷笑起來;抬起眼皮看著諸葛亮滿是諧謔;不時傳來低低的私語之聲;雖然聽不見;可是誰都知道諸葛亮被取消了。
但是諸葛亮毫不在乎;只是盯著黃月英的背影。
諸葛亮這輩子灑脫不羈;唯有兩個羈絆;一是家族;二是黃月英;前者是亙古不變的世俗;自己無力反抗;也似乎沒想過反抗。
後者;自己心甘情願被束縛。
黃月英一動不動地站在對面;背對著諸葛亮;趙雲看到諸葛亮的五指緩緩掐進手心。
自諸葛亮出任涼軍軍師;趙雲是擔任最多護衛責任的將領;也是與諸葛亮最親密的將領;從來都只見到諸葛亮談笑風生;灑脫不羈;對一切都瞭如指掌;諸葛亮指點江山的神態早已在趙雲心中根深蒂固。
可是趙雲這一刻明顯感覺到;諸葛亮;緊張了。
如果黃月英對這句十五歲時;與自己墮時的話語;毫無感覺;那兩個人就真的陌生了;一切的情感都成了曾經;從此以後;只是敵人。
眼睜睜看著愛變成仇;諸葛亮難以接受;無法接受;不敢接受。
黃月英沒有動;低著頭;似乎在思考什麼;似乎在猶豫;諸葛亮心底慢慢升起希望。
雖然諸葛亮並不知道黃月英是因為師命投靠劉璋;但是諸葛亮知道黃月英投靠劉璋;絕不是因為個人感情。
也就是說;兩人各為其主;是敵人;但是私下;黃月英還是對自己有感情的;還是自己未婚妻。
只要這樣;諸葛亮就覺得夠了;不管大戰的結果如何;哪怕兩人有一人身死;諸葛亮也覺得沒有遺憾。
而黃月英的猶豫;正好說明這一點;她對自己還是有牽掛的。
“你還記得那年黃花時節;月光褪去鉛華;繁華落盡;當落英擦過我的指尖;是否也觸控到你的溫度。”
這句墮時的話;她還記得;兩人並不是那麼陌生。
黃月英轉過來;諸葛亮突然心裡一涼;黃月英的面容沒有絲毫變化;看著諸葛亮;輕聲道:“孔明;把婚書退給我吧。”
“把婚書退給我吧。”七個字;語氣平淡;卻像一記重錘擊中了諸葛亮的心臟;腦袋“嗡”的一聲;只感覺天旋地轉。
“軍師。”趙雲連忙扶住諸葛亮。
黃月英靜靜地看著諸葛亮;諸葛亮在趙雲的攙扶下;勉強穩了穩身體。
“月英;你說什麼?”
黃月英深吸一口氣;抬頭望天;看向諸葛亮:“孔明。事到如今;我們已經不可能了;把婚書退給我吧;這樣;無論大戰誰勝誰負。誰生誰死。都沒有顧忌。”
“月英;你為什麼一定要把公事和私事混為一談;我們各為其主;對陣沙場。難道就因為這樣;我們連感情也要拋棄嗎?我與我兄;叔父;堂兄;各投一方。難道我們也要割棄親情嗎?”
諸葛亮大聲吼道;情緒激動;趙雲英偉的眉毛緊皺。
黃月英靜靜地看著諸葛亮:“孔明;你不用與你的親人割捨親情;因為你們的親情還在;但是;我們真的不可能了;如果我對你有感情;我不會要那一紙婚書。
孔明。或許;如果當初的婚禮;你沒有離開隆中;我嫁給你了;哪怕我還是投效主公。我也是你的妻子。
可是事情沒有如果;我現在明白了;當初我對你的好感;真的只是友誼而已。如果我遇不到一個自己愛的人;找一個興趣相投體貼我照顧我的友人成婚。是我最好的選擇。
可是你畢竟離開了;我趕到隆中的時候;只剩下草廬的灰燼;到如今;以前那種盲目的好感越來越清晰;那只是友誼;這份友誼;我至今保留著。
孔明;不管我們是否敵對;不管你殺了我;還是我殺了你;我;黃月英;都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可是僅僅是朋友;把婚書退給我吧。”
當帶著千頭萬緒來見諸葛亮;卻發現心境平靜如水時;黃月英已經確認了心中對諸葛亮的感情。
其實;自己又何曾真的在諸葛亮面前動心過;自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