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2 / 4)

於武惠妃的顧忌,要是讓武惠妃知道當初自己去秦娥樓就是為了會楊玉環,恐怕楊玉環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了,所以李隆基一直都是在躲避著楊玉環。

每日李隆基都是在壽山之上隔牆瞭望對面的壽王府。這壽王是當初李隆基壽誕的時候,十皇子一起捐獻給李隆基的,也屬於人造山水,所以這壽山看上去特別的精緻優美,上面的甬道曲折而幽靜,甬道兩旁也都是種著造型別致的花花草草。

而且壽王府與著皇宮之有一牆之隔,就在這壽王腳下。不過雖然只有一牆之隔,但是李隆基壓根也看不到朝思暮想的楊玉環,即便是看到了他也不敢見,這種感覺讓這個皇帝很難受。

所以就每日到壽山撫笛,希望壽王府之中的楊玉環能夠聽到。楊玉環和李瑁也確實能夠聽到,而且楊玉環也問壽山那邊的是不是李三郎,李瑁說是父皇,楊玉環不禁也有些興趣闌珊,剛開始的時候還和李隆基合奏一曲,後來根本就不會回應了。

聽不到琵琶聲的李隆基也不由得也是興趣闌珊,高力士每日見李隆基情緒低迷,不由得就主動獻上一計。高力士的計謀很簡單,那就是李隆基繼續以李三郎的身份與楊玉環梨園私會,至於這如何讓楊玉環進入梨園,自然也非常簡單,直接一旨聖諭,讓楊玉環去梨園教習琵琶,就說楊玉環琵琶彈的好,就可以了。

當然這樣的話,梨園之中自然是要有一批不認識李隆基的學生來讓楊玉環教習了,所以李隆基又是一旨聖諭,直接從民間招些民間藝人就可以了,所以這梨園音聲琵琶班就可以開始了,至於以前梨園裡面認識李隆基的人,全部都送到東京洛陽去。而李隆基的身份也變成了大師傅,梨園主管李龜年就變成了二師傅,而楊玉環則為三師傅。

這一日,李瑁正陪同著楊玉環歇息。不得不說,李瑁算的上是一個好男人,有錢,長的還不錯,而且最重要的是還有權,所以也能算的上是高帥富這一行列了。而且楊玉環嫁入壽王府這幾個月李瑁對楊玉環也是百般疼愛,楊玉環不是那種不明事理的女人,知道自己依然是李瑁的女人,現實無法改變,對於李瑁也是禮遇有佳。

當然從根本上楊玉環還是不喜歡李瑁,不過是有些感恩罷了。

而且這李瑁也發現了一特別有趣的事兒,這壽王府的池塘裡面養著一條龍魚,這依然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但是從來沒有人見過龍魚露面,不過自從楊玉環到了這壽王府之後,但凡楊玉環靠近池塘,這龍魚就出來,要是楊玉環離的遠點,這龍魚就立馬沉下水底不見人影。

謝阿蠻也是大大咧咧的的罵這魚是:“色魚。”不過被武惠妃呵斥過一會之後,謝阿蠻也是閉嘴不談,不過謝阿蠻卻是遇到了另一個讓她激動的事情,那就是他又見到了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的男子,並且知道這男子叫高仙芝,是三皇子李忠的門上客。

不過現在謝阿蠻只不過是楊玉環的貼身丫鬟,謝阿蠻自卑的不敢去找高仙芝,所以也只好守在門口,希望能看到高仙芝兩眼。

回過頭來在說這一日的事情。這一日,李瑁陪同著楊玉環欣賞花園的精緻,武惠妃和李林甫也是過來了,不過兩人談論的還是最近怎麼老是見不到李隆基的人,每日朝政之後就找不到李隆基,聽說是在梨園,但是梨園現在也是全部封閉,都不讓進去。

正在這時,高力士來宣旨道:“聖旨到。”

聽到這裡,李林甫也是獻媚似的跟武惠妃說:“定是宣詔娘娘進宮。”

武惠妃也是欣喜的笑了笑,道:“委屈了我好多天,我一定要讓他好好給我解釋解釋。”

不過高力士卻是又是一聲高呼:“壽王妃聽旨。”一下子把武惠妃給打到了冰窟裡面,嫉妒的看著楊玉環,楊玉環也是怯生生的看著武惠妃,最後武惠妃也是沒辦法的道:“還愣著什麼,趕快接旨啊。”

楊玉環這次跪下接旨:“兒媳聽旨。”

高力士宣:“禮樂邦國,聖人用心,引商刻羽,皆為紀綱。姑梨園音聲,盛唐大麴,理當為天下表率,然梨園草創經年,樂師匱乏。尤以西涼龜茲樂器執教非人,朕心優焉。欣聞壽王之妃,知音諳呂,尤善琵琶,梨園總管孜孜薦舉,望王妃屈尊降節,執教梨園,緩解樂師匱乏之燃眉。然壽王夫婦新婚燕爾,朕喜其有一藝之能,可為珠玉之教,不忍其東勞西燕,離鸞別鳳,特諭高力士親宣朕諭。壽王妃執教梨園,每日兩個時辰即可,梨園奉鑾輿接送,稍解王妃輔臂梨園之勞,欽此。”

這聖旨表面上看上去是長篇大論,而且還寫的跟國家大事一樣,其實就是李隆基的一個謊言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