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2 / 4)

不可外揚啊。”

第358章 皇帝賜婚

昨天李林甫跟武惠妃前前後後分析了一遍,才說通了武惠妃過來跟李隆基道歉,要不然就憑藉武惠妃這強勢的性格,讓她給李隆基道歉恐怕那還真是難如登天。當然武惠妃雖然強勢,心計還是有的,要不然李林甫那裡能說通。

隨之武惠妃又接著說:“臣妾不知道這是不是家醜,可一旦查出來它真的是家醜,那喧騰得天下皆知就覆水難收了。所以,臣妾大膽,請丞相指點一下地方,就把此案瞭解了。”

聽到這裡,李隆基的心裡也是明白了一些,不禁也是高看了武惠妃一眼,道:“朕的諭旨你明白了,好,坐。”顯然李隆基心裡還是很高興的,畢竟這武惠妃現在是後宮之主,要是武惠妃鬧騰的話,那不是後院起火是啥,現在看到武惠妃這樣體貼李隆基也是有些欣慰。

“謝陛下”武惠妃道了一聲就坐了下來。

武惠妃剛坐下,李隆基就問:“怎麼解決的?”

武惠妃道:“陛下,你想啊,這家裡的戲臺子不會自己就倒了,所以臣妾以為肯定是那些搭建戲臺的工匠們,垂涎王府的錢財把戲臺弄塌了,他們就能趁亂偷點東西。”武惠妃這個理由很牽強,可以說明眼人都能聽的出來。

不過似乎李隆基並不在意這件事情,而是在意楊玉環被戲臺子砸死這件事情,他雙眼出神,似乎在想些什麼,緩聲道:“可畢竟是死了人了。”顯然李隆基說的是楊玉環。

武惠妃嘆了口氣道:“罪犯必須伏法,對陛下的聖諭做個交代。”

李隆基轉而,問:“是真罪犯嗎?”

說道這裡,李林甫插言道:“隨說供詞未曾涉此專案,京兆查出了兩個有案底的,依律定罪,秋後處決。”顯然這又是隨隨便便找了兩個人頂罪的,至於楊玄璬和李靜忠恐怕這兩個人都會全身而退,楊玄璬是因為有楊玉環,李靜忠顯然是因為李林甫。

李隆基自然知道事情的真像,不過他還是讚道:“好,很好。朝野胡亂猜疑,說朕要易儲,此案一出朕更加給了他們口實,儲君廢立乃我家事更是國本所在,任它朝野瞎吵吵,國本尊嚴何在,所以這樣處置很好,就是委屈了你和瑁兒。”

聽到李隆基這樣說,武惠妃也是趕緊道:“只要能為陛下分憂,臣妾什麼都不在乎。”

李隆基又是安慰道:“凡是朕自有定奪。”

武惠妃轉而言:“臣妾明白,可是陛下,瑁兒已經長大了,臣妾請旨,讓丞相做媒,給瑁兒娶個王妃,以娛聖情。”

聽到這裡,李隆基也是當即讚賞道:“好啊,林甫,是哪家的?”

李林甫也是一臉笑眯眯的樣子,說:“臣先是聽說這家的女兒很不錯,可還是怕看走了眼,所以親自去了女家。”

李隆基也是一揮手,道:“你即是大媒,當然要先去看看,怎樣啊?”

李林甫當即就是稱讚道:“人是沒說的,壽王爺見過,很是喜歡,門第也好,祖上是前朝輔國公,到了本朝三個兒子都不甚爭氣,兩個死了,剩下的這個做過河南府士曹參軍,後來回到老家蒲州,在京兆府做了個小吏。壽王爺看上的就是他家的四女兒,姓楊,父親叫楊玄璬。”李林甫沒有說楊玉環的名字,他認為這女方的名字跟本不必跟李隆基,畢竟這是父母指婚,媒妁之言,但是他不知,正是因為如此才鑄成了一個大錯。

如若要是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兒子要去楊玉環,恐怕那是十萬個不樂意,但是偏偏李林甫就是沒說。

李隆基還是如有其事的念道:“楊玄璬?楊玄珪是他什麼人?”

李林甫有些驚訝,問:“陛下聽說過此人?”

李隆基見李林甫這樣問,也是回答道:“楊玄珪他曾是朕的梨園樂師,你對朕梨園的事情沒興趣,你不知道。”

聽此一眼,李林甫也是答道:“是,臣不通音聲,可陛下這麼一說還真是巧了,陛下說的這個楊玄珪,正是楊玄璬的三弟,可惜已經過世了。”

李隆基一愣,問:“過世了?他真的過世了?”其實李隆基還是很在乎楊玄珪的,楊玄珪號稱大唐樂聖,恰恰李隆基喜歡音樂,不過楊玄珪不服從李隆基,所以李隆基還是很惋惜楊玄珪的。

李林甫可是不知這些,道:“臣親自問過楊家,楊家說是過世了,臣親查戶籍檔案,此人卻是失蹤待捕。”

這下李隆基可是反駁道:“那就沒死,怎麼能說是過世了。”看的出來李隆基還是很愛惜音樂方面的人才的。

不過武惠妃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