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較之元明時候也大大消弱。但是種族就是種族,漢黎區別還依舊很深重的。
齊大林在海南兩年,對這些情況自然瞭如指掌。卻也更相信一個事實——黎人當兵以後,更好管理,更好塑造。因為他們生活困苦,當兵是改善他們生活和未來的一條路。
兩年時間,齊大林招募了七八百人當兵。其中一些人被他調去了瓊州的港口,身邊剩有一個整編大隊級別的力量。現在齊大林在海南的經營很好。因為鴻基煤的緣由,瓊州鎮舊人無論上下對他都是感恩戴德。
而如果他願意放手招募,他可以招募更多的人。但是考慮到‘低調’和‘不引人矚目’這兩點,齊大林一直都很有控制的。但是秦軍在黎人當中的影響力每日劇增,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那些兩年來陸續加入秦軍的黎人士兵,其家庭生活逐漸之好轉,肉眼可見。對於絕大部分是‘貧下中農’的黎人,這就是最惹人羨慕與嚮往的了。
兩年時間,齊大林對瓊州府地方的事物介入很小。瓊州知府從最初開始的戒心滿滿,到最後的輕鬆自在,軍政涇渭分明,這對瓊州知府來說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可是齊大林對地方事務毫無介入,是自己主動的不介入,而非自己不能介入。現在,當他要去介入的時候,瓊州府根本無法拒絕。
昌化縣石碌鎮南約六里地的金牛嶺山麓。這片地方齊大林連招呼都沒跟瓊州府打一聲就直接給佔了,圈地方圓三十里。
石碌鐵礦在昌化江的上游。離昌化江入海口有相當的距離。直線距離差不多上百里,且大多是丘陵山區。所以水運,鐵礦石開採後必須走水運。而且伴隨著石碌鐵礦一起生成的還有大面積的山砂岩。這裡的丘陵很多是都含大量粘土的石灰石,這種石灰石不需要配料就可以直接燒製高質量的水泥,所以又俗稱“水泥岩”。伴隨著石碌鐵礦的開發,海南島第一個水泥廠的興建也是前腳追後腳。當然,石碌鐵礦除了三億噸高品質的鐵礦石外,還伴生著鈷、銅、鎳、銀、硫、白雲石等多種礦石,要不是這裡不產煤,石碌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型煤鐵複合體基地了。
齊大林從二月開始。就大規模的招攬起了人手。要開發石碌鐵礦,除了從鴻基煤礦和漢中陸續調來的一千多人外,至少也要上萬勞動力才行。而現在整個瓊州府的戶口還不滿十萬戶,人口只四五十萬人。算上島內一些距離太遠的黎人村寨,總人口強強也就六七十萬罷了。
齊大林這麼一招就要上萬勞動力,這是能震動整個瓊州府的數額。瓊州知府緊急火燎的跟齊大林聯絡,但這並不能阻止齊大林的行動。因為這個時候瓊州乃至廣東才發現,齊大林雖然親自出面招攬勞力,但是披的卻是漢元招商局的招牌。而所謂的漢元招商局。那就是秦軍成立的一個類似輪船招商總局的機構。只是非股份制度,外人不能自由入股。
而且金牛嶺的那片山地,無聲無息的,連昌化知縣都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已經落到了瓊州本地的一個商賈手中,而這個商賈就在上個月才把這片地賣給了漢元招商局。
“石碌”一名起源,可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在此大山地表發現了銅礦。呈孔雀石型別,故名“石綠嶺”。後改稱“石碌嶺”,當地並於乾隆四十七年立碑“嚴禁私採”。但這一切在石碌嶺的露天銅礦被採挖結束後。就不復存在了。之後的幾十年裡,只有石碌鎮上的鐵匠會手工開採些許礦石,私自冶煉。石碌嶺的價值已經完全從地方官府眼中消失了。
齊大林只是稍微的用點手段,只付出了三千兩不到的銀子,就把金牛嶺方圓十里地的地契拿到了手。而至於齊大林圈地的時候,直接佔了三十里方圓的土地,那就純粹是人的霸道了。
不過招募的勞力還是有分別得。除了在礦場幹活的勞力外,齊大林還招募了不少定了長契的契約奴。他們的工作就不是在昌化,而是分散在海南島的各地,在那一片片事先準備好的莊園裡,幹起了農奴。
海南是後世中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產地,雖然比不得東南亞的產量高,但劉暹什麼時候才能插手東南亞呢?這距離現在的他太遙遠了。而劉暹在鋼鐵廠建成不久,就需要大量的橡膠用。
除了做雨披、膠靴和行軍帳篷等用具,劉暹還需要橡膠做車帶。鋼鐵廠生產出的鋼鐵,並不是全都用在軍火加工和鋼軌上。秦軍內部是根本用不完的。劉暹除了賣給別的機器廠外,還需要為自己的鋼鐵另找銷路。而腳踏車、三輪車、黃包車,就是他找的搖錢樹。
……
三個整編大隊,也就是瓊州鎮的三個營頭,分成或一個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