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戰場上過了大半輩子的將軍,那沙場已經是他不可割捨的一部分,所以他一直渴盼著再一次披上戎裝,沙場搏殺一次,只要他的生命還在延續,那麼就永不會停息下來。
“秦二哥,你的那一份,兄弟會給你一起殺回來,還是交給俺老程好了,再說了我家那三個小子,可是一直唸叨著楚王殿下。這一次俺會帶著那三個小崽子一起上戰場,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就等著兄弟得勝歸來就是了!”程咬金再一次出來阻止了秦瓊,他何嘗不知道秦瓊這一次在得知了雪災的訊息之後,就渾然不顧自己的身體一定要來朝堂是為了何事,作為一個將軍,誰都不喜歡躺在病榻上等死,但是作為兄弟,他卻不得不出來阻止。因為他知道要是秦瓊出征,那麼還未到戰場恐怕就得死在路途之上。這簡直就是去送上人頭。這種完全可以說是自殺的行為,程咬金怎麼會同意。
“哈哈……還是按照我的說法去做好了。其實我們右武衛才是最適合出征的部隊,相信大家都知道,長途奔襲是俺尉遲恭最擅長的事情,你們誰能在這一路上千裡迢迢的路上跟得上俺的速度。那麼就讓給你們又何妨!”尉遲恭也是當仁不讓。在這一時間,大唐的朝堂上,一個個大唐頂級武將全都將高麗當成了砧板上的肉,誰都想要撲上來啃上一口,其中最強橫的就是秦瓊,程咬金和尉遲恭,這三個算是大唐武將之中最為強悍的三人,當然還有一個兵法大家李靖。只是李靖現在卻對什麼事情都不爭罷了。因為他的出身,李二對他一直是沒有絲毫的放鬆。所以他知道其實他爭與不爭都是一樣的結果,要是李二想要他去,那麼不爭不搶也是他去,要是李二不讓他出站,哪怕喊得再響亮,也無濟於事。而且他其實才是大唐朝堂之上對李寬這些時日做了些什麼最清楚的一個人,只是越是知道得多,越是對李寬感到忌憚。
這段時間,他透過自己手中和別的隱世學派之間的聯絡方式知道了這位大唐王爺到底做了些什麼:在倭奴國進行了一番血腥的挑撥與屠殺,然後還將無數的戰俘拉去做了奴隸,在海外建立起了一個專門的練兵之地,無數的大唐兒郎在大唐各地不斷地被匯聚,然後變成一支支精銳計程車兵,這些事情李靖都是知道的不少,甚至李寬手中掌控著一種強大的武器,能夠製造出劇烈的爆炸,是攻城拔寨,攻堅克營的強大武力。這些李二都只是模模糊糊的知曉,但是李靖卻是知道的詳細的多了。畢竟隱世學派之間是存在相互之間的勾連的,否則在儒釋道三家的夾縫之中如何能一直延續至今?
但是這些東西,李靖視覺及不會說出來的,因為他一旦說出來,李二對他的疑心就會更重,現在他每次出征回來,第一件事情並非是回家,而是先到兵部述職,將兵權交出之後,才能讓那個雖然雄才大略卻也心中容不下沙子的聖明君主放心。
“行了,都停下,朕自有安排!叔寶啊,你這身子骨可是大不如前了,這一次就別逞強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朕不是一個能一起打天下,卻不能一起坐天下的人,要是你這樣的身子骨還遠征高麗,那麼大唐百姓不在背後戳朕的脊樑骨才怪!”李二別有深意的看著秦瓊,這位老將,李二有些複雜的感情:他曾經是他手下最能征善戰的大將,他曾於萬軍之中突出重圍護駕,他也曾擋在他的身前為他擋住了射向他的冷箭。早在那無數次的征戰之中,就已經徹底收了心的手下大將,卻還是在最後的關頭,因為當初的恩情,在他的後背上戳了一刀。讓一切並未按照他的心思進行到底,這說不得是一個遺憾。
雖然兩人已經相互之間獲得了諒解,可是礙於那個還在太極殿每天消沉度日的太上皇,一直秦瓊都是低調的在自己的府邸之中,上朝都很少。這一切不得不說是造化弄人,所以李二希望秦瓊能在最後的這段時日過得安穩一些。
“程知節,你也退下,尉遲恭也退下去吧,這一次不需要從長安出兵,這一路上大軍的糧草供給大唐耗費不起!一切從長計議!”李二雖然一心想要東征高麗,可是他還是冷靜的分析了自己這一方的形勢,決定了先緩一緩。(未完待續。。)
第九卷 硝煙下的高麗 第十六章 大王城
皚皚的白雪將整個世界全都覆蓋,似乎是一望無際的雪原。在深深的大雪之中,山林間穿梭著一支軍隊,他們身上穿著單薄的衣衫,頭臉全都凍得通紅,趴在一種像是雪橇的運輸工具上,一匹匹的戰馬在前方拉著雪橇在雪地上飛馳。撲面而來的寒風,將他們口鼻之中撥出的熱氣全都凍成一粒裡的雪塵,然後拍打在他們的臉頰上。在他們的眉毛上,鬍鬚上全都凝結出一層白霜。可是這種惡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