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稀裡糊塗的就上了李二的通緝令,實在是說不出的鬱悶。
李寬向著長安城外急速的飛馳而去,在他身後是尉遲恭這位大唐現在的最強悍的武將,一身武藝以甄至宗師之境,這樣的敵人可以說是任何人的噩夢,因為他代表了這個時代個人武力的最巔峰,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被這樣的人盯上了誰都會心中惴惴。
李寬雖然自負能和尉遲恭一較長短,可是他卻也知道自己是絕對會輸的,不管是輸在什麼時候,哪怕大戰三百回合但是最後被打趴下的那個人一定是自己,因為尉遲恭的反應速度已經超乎了正常人的極限,只有遠超常人的反應才能在距離他身子補足三尺的距離之下做出丟棄武器空手接白刃的決定,並且成功的攔截下了李寬的那驚豔的一槍。所以雖然李寬在力量上和尉遲恭相若,甚至在耐力上面還要稍勝一籌,但是反應速度卻是他的短板,這一點就足以讓尉遲恭將他拿下了。
李寬心中急速的衡量著,始終找不到突破點,身後尉遲恭越追越近,已經賓士了一天的追雲終究不是養精蓄銳了好幾天的瘦骨龍的對手,這一刻終於被尉遲恭追趕到了攻擊範圍之內:“楚王殿下,束手就擒吧!聖上正在立政殿等著殿下呢!”
“尉遲將軍,不知道本王究竟所犯何事,為何父皇會這般對待本王?要知道本王可是在這一次救災中堵住了黃河決堤的缺口,就下了無數的百姓,這樣的功績,換來這樣的對待,實在是讓人寒心!”李寬問出了心中的疑問。(未完待續。。)
第十九章 果然是小人作祟
“楚王李寬,果然不愧是眾位皇子之中最為勇武之人,你這一身本事要是就此埋沒了,很是可惜,但是奈何你卻做出那等事情來,陛下豈能容你?”尉遲恭看著在前方疾馳而走的那個少年,實在是心中有些惋惜,這位王爺可是在陛下的眾多皇子中最為武將們接受的皇子了,太子親近文臣,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畢竟人家的舅父就是當朝最大的文臣。三皇子李恪卻是所有的文臣武將都不願意親近的,因為他的血統實在是太敏感。四皇子李泰,醉心於詩書,現在還是沒有表現出讓諸位大臣甘願追隨的才能。而這位楚王李寬,在這小小年紀就已經帶著大軍隨軍出征,甚至孤身帶著一支騎兵將一直為禍西疆的吐谷渾給弄得亡族滅種了。他在武將之中的威望已經非常的高了,比起哪些一直追隨李二東征西討的那幾員悍將多絲毫不遜。可是這一次卻是錯了,真的錯到無可挽救的地步了。
誰也沒有見到,在看著李寬騎著戰馬向著遠處疾馳而去之後,有一個人在那一瞬間臉上露出了一種別樣的神色,像是後悔,又像是如釋重負。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感到心中一陣難言的感觸,有一種心中巨石落地的心安。然後他神色複雜的向著長安城中而去,那些還守在城門外計程車兵並未阻止他,任由他這樣騎著戰馬進入了明德門。
李寬是沒有看到這一幕,但是他卻也猜得到:“本王做了何事?難道本王身邊有著父皇的眼線?”這一點李寬很是詫異,他是非常自負的人。他自信自己身邊的那些人都是能信得過的,所以很多事情他都沒有避諱他們。而且那些事情想來也不會觸動李二的敏感神經才對。因為他從未做過什麼過分的事情,或者說他做的事情在他的眼光看來都是為了大唐。都是為了這個帝國,這和李二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應該不會讓這個敏感多疑的帝王動怒才對。
“哈哈……楚王殿下,在這朝中,誰人不是陛下的眼線?所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然全都是陛下之臣,那麼誰又不是陛下的眼線?”尉遲恭到時看得非常透徹。在這整個朝野上下,誰敢在李二面前撒謊?只要李二問道,那麼不論是多麼辛秘的事情,那些大臣都會如實相告。
“那麼本王究竟做了什麼事情?為何本王不記得?”李寬見到尉遲恭這一本正經的樣子,也覺得這其間定然有著蹊蹺,只是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麼事情觸怒了這一條盤踞在長安城上空的巨龍,這樣的雷霆之怒,得多大的事情才能讓李二做出這樣的決定?
“李寬,怎麼敢做不敢當麼?這一次你在淮河之畔做了些什麼。該不會真的這麼健忘吧?”尉遲恭一雙豹眼圓睜,似乎非常的憤怒,對於李寬這一次做的事情他也是非常的震驚,從未想過這個一向出人意料的楚王會做出這樣出人意料的事情來。這簡直就是讓人下巴都要掉到地上的節奏。
“究竟是何事?”李寬大聲叱問,他是真的不知道,這一次一回長安就這樣要打要殺的。而且還是現在大唐軍方武藝第一人的尉遲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