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異心者定然會紛紛效仿,所以歷朝歷代對於皇室宗親總是保護得極盡周詳,而且對殺害皇室成員的兇手懲罰是空前的殘酷。
長孫無忌不敢冒著天下之大不諱,去觸犯皇室的底線。所以他想的是如何將李寬一直壓制住,直到李承乾登基之後,那個時候才是真的出手時機。長孫無忌有那個自信,只要沒有李二,那麼李承乾一定會聽他的。
這些暫且不說,現在,長孫無忌一番哭訴,讓李二心思煩悶。因為兩家聯姻的事,自己的兒女哭鬧也就罷了,現在居然鬧到這個地步,實在是讓他覺得難以收拾。朝會看樣子是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了,於是李二宣佈散朝,有緊急的奏章可以將奏章留下。
大臣們三三兩兩的走出了立政殿,一個個議論紛紛,都是在表述著自己對今天發生的事情的闡述,只有些許幾人走在最後,面有擔憂之色。蕭瑀,魏徵,房玄齡落在最後,三人並肩而行。
“房大人,你說這件事情將會如何收場?”蕭瑀有些擔心的問道,他是一個固執的有自己做人標準的人,李寬從草原救回了自己那苦命的姐姐,所以在內心深處他就站在了離開這一邊,而且長孫衝是什麼德行,久居京城的他也是知道的,對於這樁婚事他沒有發言權,不然的話定然也是反對的。
“還能怎樣?最為難的就是陛下了,一邊是國舅爺,一邊是楚王殿下和長樂公主。這該如何選?”房玄齡表示不知結果會如何。
“是啊!長孫國舅這麼多年下來,可謂是勞苦功高,能與他比肩的也就只有翼國公了,但是楚王殿下和長樂公主殿下畢竟是陛下最喜愛的孩子,而且楚王殿下此次突厥之戰,立下了大功,真是不好選啊!”魏徵也表示贊同。
“陛下怎麼想,不是吾等做臣子的能妄加揣測的,明日就知道了!”房玄齡結束了此次談話,畢竟話題過於敏感,他們不好多說什麼。
在這一點上,房玄齡等人作為大唐站在金字塔巔峰的一小戳人,反而不如那些小官小吏來的自由。小人物說了就說了,就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他們這些人一說,被別人聽了去,就代表了站隊。現在李二正值壯年,此時諸位皇子還小,站隊什麼的還為時尚早。而且他們幾個年紀都比李二要大,身體也沒李二那麼健朗,活不活得到李二退位,新皇登基還是一個未知數呢,所以還是不要傳出這些流言蜚語好。
“李寬,跪下!”立政殿內,李二讓李麗質進來了,這大唐的最高權力殿堂,李麗質還是第二次進入,第一次是在李二登基的時候。在等李麗質進來之後,大殿的門就直接關上了,裡邊就只有李二,長孫無忌,李麗質和李寬了。
隨著李二的一聲厲喝,李寬順從的跪了下去,雙膝跪地,這是他到這個時代之後除了祭天之類的祭祀活動之外第一次雙膝跪下。李唐江山不重視跪地磕頭,大臣覲見帝王,只需彎腰作揖即可,在大軍之中,武將多是單膝跪地行禮。所以只有在祭祀上天等活動才會雙膝虔誠跪下。
“你可知錯?”李二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俯視著跪在地上的李寬,看著一邊臉上紅腫一片的長孫無忌,冷聲問道。
“對錯父皇自有分辨,孩兒自覺做的沒錯!”李寬也不辯解別的,直言自己認為做的沒錯,讓在一邊的長孫無忌牙癢癢。而另一邊的李麗質則是俏臉寫滿擔憂,金步搖握在十指之間,小小的身軀輕輕的顫抖。(未完待續。。)
第十八章 暴怒的巨龍??死不悔改
“還不認錯?”李二的聲音更加的冷了,從未想過李寬會拒不認錯,這小子真是膽大包天,在朝堂上公然毆打大唐國公,這可是大唐最高的勳貴了。滿朝上下,國公一級滿打滿算不過才那麼十幾二十來人,其中大半還是李淵在位的時候冊封的。李二當政之後不過那麼寥寥數人,像魏徵等人都是後面的歲月裡才慢慢的被冊封的。可是現在李二冊封的國公中最為尊貴的趙國公長孫無忌被自己的兒子,當庭打倒在地,這無疑是在挑釁他的權威。
“兒臣何錯之有?長孫無忌,身為我大唐尚書左僕射,位列三公之首,居然不要麵皮的以私人情誼,要皇室將公主下嫁。這已經是外戚專權的表現了。這樣的權臣,要是還順著他的意思將來定然是王莽之流!”李寬義正言辭的說道,他這也是胡扯,長孫無忌雖然後來也是大權獨斷的權臣,但是卻從未想過取代李唐江山。倒是一個小小的武曌,最後卻取代了李唐,建立了武周。
“哼,強詞奪理,輔機是你母后的哥哥,作為大唐國舅,是你這小子的長輩,如此出言誹謗,你的忠孝廉恥是怎麼學的?朕倒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