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這讓他們有些接受不了,為何老二李寬居然不被要求遠離京城,老三李恪卻要被區別對待?
之前李寬的封號就已經讓他們感到不能接受了。現在又發現這樣一出這讓他們覺得皇上實在是太過偏愛楚王了,於是這一次前隋舊臣也不能再忍氣吞聲了,要知道吳國在什麼地方?遠在江浙一帶。這樣的地方雖然說是富庶之地,可也離京都長安太遠了。天高皇帝遠的,讓寄託著他們全部希望的身懷兩朝皇室血脈的三皇子去那地方。還怎麼在皇上面前顯露自己的才能啊,這樣原本還有的那麼一絲絲希望變得渺茫了,這如何能夠再忍?
“陛下,為何楚王不必就藩?而吳王卻要遠走吳越之地?吳越之地現在還是匪患叢生,並非善地啊!”前隋舊臣的代表人物,裴寂走出朝臣之列,對著李二躬身下拜說道。他在前隋的時候出任過晉陽宮副監,與李淵交好,在李淵起兵之後,便追隨李淵,時年已經年過花甲,在這些前隋舊臣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正是因為吳越之地現在匪患叢生,所以朕希望恪兒前往之後能夠做出一番成績來,至於寬兒,他現在的功績業已足夠,而且朕另有任務交予他去完成,所以裴卿不必多言!”李二再一次獨斷專行起來,這個裴寂其實也是是家中的一員,江東裴氏也是一個大世家,只是沒有五姓七望那麼聲名卓著而已,但是單論實力,其實這裴氏比起五姓七望也小不到哪裡去。再加上這個裴寂他們在背地裡堅定的支援著前隋的正統,這讓李二不順心很久了。此時如何還會讓他們如意的將身懷前隋皇室血脈的李恪留在京中,所以李二心安理得的獨裁了一回。
“藉著宣旨!”李二不再理會這個老臣,繼續開始封賞。
接下來李泰還是如同歷史上那樣被冊封為魏王,而且李二仍舊允許他在長安城組建崇文館,並且留在長安。這再一次在前隋舊臣的心上重重地劃下了一道。在已經能夠有獨立意識的皇子中只有三皇子李恪被遣送出京,這代表著什麼,這些混跡官場一輩子的人又豈會不明白,這讓他們不由得悲從心來,而裴寂更是心中悲涼欲絕,只覺得兩眼一陣陣的昏黑,在這一次朝會回去之後,這個老頭就一病不起,並且在年關之前就病死於臥榻之上。
之後就是一班皇子的冊封,李佑被封為燕王,李愔被冊封為蜀王,繼承了他哥哥之前的封號,之後是郯王李渾,漢王李貞,晉王李治。這些小王爺多數都是第一次參加朝會,一個個搖頭晃腦的四處打量著。這讓站在武將之首的李寬不禁感嘆時間過得真快,當初他在這立政殿接受冊封的時候,也和這些小傢伙差不多大,現在卻已經馬上就要及冠了。
朝會在一眾群臣的恭送中結束了,李寬等人先後走出了立政殿的大門,一群文臣武將大都各走各的,行色匆匆,他們個個面色不同,但是多數人臉色都不怎麼好看,滿朝文武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都在隨時準備這站隊,這一次的風向似乎不大對,他們都要思慮自己之後的出路,所以沒有人願意留下來,都想自己好好的籌謀一番,未來該怎麼辦。這可是關乎著身家性命的事情,一點大意不得,就像以前息王李建成的舊臣,現在還在這朝堂之中的還有幾人?除了一個不把自己當人臣而是當人鏡的魏黑子,其餘的也就只有薛萬仞這個武將了。
武將圈子比起文臣要好融入得多,只要身手夠好,拳頭夠強,那麼武將圈子裡就能獲得話語權,就可以和那幫子夯貨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然後在各種場合大打出手。這就是武將,簡單沒有多少花花腸子,當然要除去李世績,侯君集還有李靖這樣的滿肚子花花腸子的傢伙。這幾個人在這圈子裡都沒多好的人緣,李世績還好,有著程咬金和秦瓊這兩個一起投誠過來的好哥們兒,侯君集卻是人人厭的貨色,要不是他真的有這兩把刷子,他恐怕就直接被排擠出去了,甚至程咬金這樣的傢伙會揍得他整天鼻青臉腫。
長孫無忌走在最前面,他也是半個武將出身,雖然現在是文職,但是卻也身懷一些粗淺的武藝,在刻意疾走的狀態下,他的速度是最快的,當先的走出了朱雀門,然後上了自家的馬車,吩咐車伕趕車回府,然後閉上眼睛在車廂裡思索起來:這件事情帶著古怪,皇上今天明顯在偏袒楚王,這到底是為何?
長孫無忌想不明白,這楚王李寬一直在李二心中不怎麼受信任,一直都被李二隱隱提防著,怎麼這一次會將李寬留在京城,而且還封了一個‘大楚’的封號,比起嫡出的李泰和李治都要高出不少。這其中定然有著什麼事情是他不知道的,這些事情讓李二心中的天平開始發生了傾斜,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一定要想個辦法,將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