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更不待見他了。而他也不來李寬這邊,因為之前在外面胡來的時候被李寬碰上了,揍了一頓就一直遠遠的躲著李寬。
李寬也不是聖人,也不管那些閒事兒,只是被他撞見了就順手管上一管,沒見到那就算了。反正李愔現在做的事兒還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兒,要是真做的過分了李二定然是第一個不饒他的。
在李寬答應管教一番豫章之後,李二帶著程咬金離開了,這對君臣今天就是特意來找李寬的,程咬金要報復,李二要看熱鬧,所以目的達成就離去了。當然這一切也不是說李二和程咬金閒得無聊,而是他們這些時日一直謀劃等待的時機已到,在這最後的時刻放鬆一下,才會抓著不放。
李二兩人回到立政殿,程咬金跪安離去,李二轉身進了偏殿,看著擺在桌子上的那封奏摺:草原大旱,寒冬早臨!就這區區八個字,讓李二覺得報仇的時機到了。(未完待續。。)
第二章 請纓
貞觀四年已經過去一半,即將進入秋天。大唐突然發出戰備軍令,原本一直駐紮在隴右的左武衛,駐紮於天水一線的右武衛,全員開始行動起來。這一次調動的大軍超過十萬,李二任命李靖為此次徵西行軍大總管,總領軍中一切事務。並派出柴紹,蘇定方,李世績等一干大將輔佐,北上草原,誓要一雪前恥。
李寬得知這個訊息,第一個念頭就是他要去,一定要去。他知道這一次出征,李靖將會奇襲定襄,活捉頡利,這一次東突厥將被滅亡。這樣的戰鬥是殘酷的,但是卻是李寬想要的,他希望自己能早點經歷那如雲的戰陣,讓自己習慣那刀尖上跳舞的感覺,因為他已經立下志向,這一生掃盡蠻夷。定然要將那些養不熟的白眼狼趕盡殺絕。不讓中原大地再起悲鳴,不要中華兒女再受異族鐵蹄蹂躪。所以他想趁著這樣的戰爭積累經驗,並且習慣戰場,為將來領兵打仗做準備。
於是一封奏摺出現在了李二的書案上,讓這位大唐最高領導人頭疼不已。李二輕揉著自己的太陽穴,端起一旁的蓮子羹輕抿了一口:“這小子,就會給我找麻煩!這可是打仗,不是過家家!屁大點的小孩兒,就想著上戰場!”雖然嘴上這樣罵著,可他微微翹起的嘴角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想法。
李二對李寬一直都是一種放任自流的態度,因為李寬身後有著一個神秘學派的支援和教導。這讓他既是高興又是忌憚。特別是蝗災時顯露出來的那些東西,李二豈能徹底放心。可是對李寬,李二卻硬不起心腸。要是這得到科學家傳承的是別人,那麼李二早就將那人抓起來嚴刑拷打,問清楚科學家的來龍去脈了。可是李寬是他的兒子,在他還沒做出傷害大唐的事情之前,他就是大唐的楚王,是他李二的次子,誰也不能動!
李二重情義。這一點是很多皇帝沒有的,那些跟著他打江山的老臣現在一個個都身居高位,那些忠誠於他的臣子。沒有一個是被他胡亂冤枉迫害了的。哪怕魏徵這樣的之前是他的敵人的,現在他也一直寬容的容忍著。因為魏徵此時是他的臣子,沒有二心。而之後的歷史,李承乾造反。李佑造反。這些人都是在他們自己做出行動之後,李二才反手將他們鎮壓,在之前,李二一直都沒有動他們,由此可見一斑。所以李二是不會對李寬不利,只要李寬不背叛大唐,不做出大逆不道之舉。
“這件事兒,恐怕還要和觀音婢商議一番!”李寬還未成年。沒有及冠。所以還在長孫的管轄之下。這次他請纓上戰場,李二定然是要和長孫商量的。李二一直都很尊重長孫這個髮妻。而長孫的賢良淑德也對得起李二給予的尊重。
李二想著就拿起手上的奏摺向著兩儀宮而去,長孫這些年也沒閒著,給李二生下了一兒一女,女兒城陽現在已經三歲多了,而小兒子李治,小名稚奴,在李二諸多皇子中排在老九,這位就是之後的唐高宗,只是李寬的到來改變了許多東西,不知道將來的皇帝還是不是他。只是按照李寬現在的觀察,歷史具有很強的慣性,就像諸位皇子的封號,諸多歷史事件的發生,都無不顯示著這股慣性,無不和李寬知道的歷史相重疊,哪怕李寬更改了一些,但是卻在不久之後還是會出現變數,直到現在為止,李寬除了救下了李秀寧之外,別的努力全都沒起到多大的作用。
他曾詢問過,需要他腦袋上頂著的那朵火焰提升到深紫色,才能真正的改變歷史走向,不然哪怕改變再多,也會被漸漸的拉回原來的軌跡,也就是說,哪怕李寬現在單槍匹馬的跑到草原上暗殺了頡利,也不會影響之後李靖奇襲定襄的計策,李靖一樣會在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活捉突厥的可汗,只不過頡利死了多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