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聞言,吐了吐香舌,快步的走了。
李寬坐在一張躺椅上,享受著冬日的陽光,暖洋洋的不願動彈,貞觀元年這一年沒下雪,至少現在已經是冬月,也沒見雪花飄落,這很反常。但是這些又和李寬沒多大關係,他現在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那幫子將門虎子身上,說是虎子,恐怕沒兩個當得起,一個個都是一副紈絝模樣,在街上嘴花花地調戲良家小娘子,或者去萬花樓,倚翠樓等煙花風月場所,享受一番。直到李寬出面整頓一番之後這幫子閒的蛋疼的將門子弟才開始有點樣子。
一幫人父親都在軍中,常年不落家,而母親又都不是強硬的性子,雖說一個個都非常的精明,但是對自家兒子卻也非常的嬌慣,將門子弟嘛,早就學會了用拳頭說話的真理,所以一幫子誰也不服誰,這也讓李寬一陣頭疼。
現在李寬雖然在曬太陽,但是卻在思量著,他手下現在手變了不少人馬。大致分為兩個陣營:一邊是程處默帶著自己兩個弟弟,還有秦瓊家的兩個小子——秦懷英,秦懷玉,李孝恭家的兩兄弟。這幾個人為首的,父輩都在左武衛任職。另一邊卻是尉遲家兩個傻子——尉遲寶林,尉遲寶慶。李神通的孫子李鵬程,劉弘基的兒子劉鵬舉這幾位父輩都在右武衛,兩邊針鋒相對,李寬要在其中掌握住微妙的平衡。這很不容易,他現在才知道李二要平衡文武,平衡勳貴與世家,平衡國內爭鬥和外族戰爭,這是多麼的不容易。(未完待續。。)
第五十六章 大唐國運
ps: 鞠躬感謝魔王陳浩天書友投出的月票支援!宅男拜謝!!
時光匆匆,不為任何人停留,像是一把殺豬刀一樣,黑了木耳,紫了葡萄,蔫了黃瓜,軟了香蕉。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卻是變了小鳥,換成大雕。貞觀元年悄悄的走了,李二執政的第一年有了一個很好的開頭。
貞觀二年,上元日。宵禁不禁,長安百姓歡度這個傳統佳節。李二卻帶著滿朝文武上了長安城西北角的一個小院子,那裡住著大唐三大國師之首的袁守誠,這一次李二是來求這位活神仙測一測大唐國運。
雖然李二對這一套是呲之以鼻,但是大唐百姓相信啊,只要百姓相信這一套,那麼作為他們的皇上,是不是應該滿足一下這些善良的百姓的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願望?既然現在還無法讓他們飢有所食,寒有所衣,那麼給他們一個盛世將臨的夢也是極好的嘛!
長安城西北,修真坊,一個寒酸的院落。大唐三大國師之首的袁守誠和自己的侄子袁天罡就居住在這裡,此時這間不大的院子中央,搭建了一個小小的條案,上面香燭齊備。李二和一班文武大臣就站在院子裡,袁守誠和他的侄子兼助手袁天罡站在條案前。
“蒼天在上,三清祖師庇佑!今有凡間人皇李世民,祈求蒼天指引,弟子代為上表上蒼,願三清祖師給予提示指引!”袁守誠身著道袍,洗得有些發白了,鬚髮張揚。在晨光中飛揚,很有幾分仙風道骨。滿是褶皺的老臉也掛著汗水。之前進行了一大段的表演,累的他這把老骨頭不行。但是這件事兒還只能他自己親力親為。袁天罡雖然也能做出來,但是名不正言不順,他還太年輕。
拿起桌上的桃木劍,這東西是祖師爺一代代傳下來的,他們全真一脈一直都是一脈單傳,不像別的道派,廣收門徒,這一代就他和袁天罡兩人而已。桃木劍在身前的蠟燭火焰上一晃而過,上面穿著的黃紙被火焰點著。但是卻不是像一般紙張一樣緩緩燃燒。而是劇烈的一下子燃燒成一團火球。
袁守誠揮舞著火球,腳踏七星步,一步一頓,慢慢的居然離地而起,像是走在無形的臺階上一樣。
“今日上表,祈求上蒼憐憫,庇佑我大唐風調雨順!上國書!”袁守誠話音一落,袁天罡越眾而出,雙手託著一片奏摺樣式的黃紙。上面是李二親手所書的大唐國書,全篇錦繡修飾,辭藻華麗。可謂是字字珠璣,但是這會兒卻還是要被燒掉。這東西要是流傳到後世,定然也是國寶一級的文物。
黃紙被袁天罡雙手託著,袁守誠手上的火球在被他耍了一陣之後。猛地一收劍,火球就這樣飄落。向著袁天罡激射而去,點燃了他手上的國書。
儀式進行了許久。袁守誠可謂是拼了老命的表演,他知道這位皇帝是個強勢的人,要是沒點本事是不能讓他滿意的,所以壓箱底的踏雪無痕的輕身功夫都使出來了,要是還不能讓李二滿意,那麼袁守誠也無話可說。
“國師辛苦了!不知上蒼有何指示?”;李二等袁守誠緩一口氣之後上前問道。
“回稟陛下,上蒼指引迷茫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