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他在工作上遇到了一點問題,曾經考慮放棄《三體 Ⅲ 》的寫作,著實令我們擔憂不已。但最終,身處僻壤的他,又寫出一本放眼宇宙的大作,這本身就是一件頗有科幻色彩的事。謝天謝地,他終於堅持了下來。

當大劉提出讓我來為《三體 Ⅲ 》寫序的時候,我的內心是一片抑制不住的狂喜,不僅是為了這份難得的榮耀,更是為了能搶在第一時間先睹為快。在一個劇透被視為不可饒恕的罪行的年代,我必須非常小心。長話短說吧,我認為《三體 Ⅲ 》在許多方面都超越了前兩部,而且這種超越不是一點點。前面對宇宙的黑暗森林只是迂迴虛寫,第三部就是正面強攻了,這難度極大。我真是很佩服大劉毫不取巧的勇氣,更佩服他對宇宙風景得心應手的描寫,那真可以說是 “ 精鶩八極,心遊萬仞。看到《三體 Ⅲ 》的結尾,我忍不住想起阿西莫夫的《最後的問題 》 ,那也是對宇宙終點的描寫,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看看誰的想象力走得更遠,誰的細節更豐富,誰的宇宙更宏大。

《三體 Ⅲ 》很硬科幻,對普通讀者來說,流暢度和可讀性可能會不如前兩部。其中一些段落甚至有一些晦澀 ( 如對 “ 神 “ 的描寫 ) ,但是對科幻愛好者和大劉的粉絲而言,紛至沓來的宇宙細節一定會讓他們更加過癮。而且我們理解,大劉的 “ 硬 ‘ 並非鐵板一塊,而是軟硬相兼、虛實相間,其內在邏輯可以這樣解讀 : 越是瘋狂虛幻的想象,越是超越性的思維,背後越是需要堅實的細節和強大的邏輯。劉氏宇宙學的基礎是技術,而在這林林總總技術化的冷酷思考背後,有一顆柔軟溫暖的心。從《三體》開始,大劉越走越遠,但他並非一去不回,即使在最遠的地方,我們也能看到他對人類的關愛 , 《三體 Ⅲ 》始於一個近乎瓊瑤式的愛情故事,一個人為自己暗戀的物件買一顆遙遠的星星,這故事是如此的寂寞無助、浪漫徹骨。最終,這顆星星將為無盡的黑暗森林帶來一絲光亮,卑微絕望的單戀也將成為播撒宇宙的大愛。

在整個三部曲中,我個人認為第一部最有歷史感和現實性 ; 第二部的完成度最高 , 結構最完整,線索最清晰,也最華麗好看 ; 而《三體 III 》則是把宇宙視野和本質性的思考推向了極致,這方面目前無人能及。在一個思想淡出文學(以及其他領域)的年代,我們看到中國的科幻界有人在默默地補位,而且遠不止大劉一個人 。 《三體》對歷史的反思 , 《三體 II · 黑暗森林》對道德的超越,到《三體 Ⅲ 》發展成為對全面的宇宙社會學、宇宙心理學、宇宙生態學的建構。這是屠龍之術嗎 ? 看看斯蒂芬 · 霍金最近的警告,也許我門會對 “ 祀人優天,這個成語做出全新的理解。

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想,假如有一天三體人真的降臨,人類應該請大劉出山 , 參加地球危機委員會的工作。無論是威懾博弈、防衛反擊,還是宇宙公關,大劉都是領先一步的專家。如果說天機不可洩露的話,大劉應該是我們這個世界最知曉天機的人之一了。三體人如果有一份追殺名單的話,他也絕對會名列前茅。小心啊,大劉 !

當然,這只不過是幻想,只不過是神話 …… 可是,說到神話,這難道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奢侈品嗎 ? 坦率地說,系統性的史詩與神話一直是中國文學的弱項。在遭受後現代文化的洗禮之後,我們的作家更是如獲至寶,把缺失視為強項,奉行 “ 躲避崇高 “ 的策略,鄙視宏大敘事,消解終極追問。我推崇大劉的作品,也因為他逆流而上,發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為中國文學注入整體性的思維和超越性的視野。這種終極的關懷和追問,又建立在科學的邏輯和逼真的細節之上,這就讓浩瀚的幻想插上了堅實的翅膀。

當尼采向世界發出 “ 上帝已死 “ 的宣告時,一些價值解體了,但另一些依然存在。

舊的神話消失了,新的神話依然在不斷誕生。人類從來沒有停下追趕神話的腳步。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一個嶄新的世紀,無盡的宇宙依然是無盡的神話的無盡的沃壤,而科學與技術已經悄然在這新神話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大劉的世界,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際的所有尺度,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漫長時光,其思想的速度和廣度,早已超越了 “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蟹 “ 的傳統境界 。 《三體 Ⅲ 》對宇宙結構的想象,已經開始涉及時間的本質和創世的秘密,但看得出大劉有意與西方的神話保持距離,走的是一條新的中國神話的道路。這是前所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