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報機構施放煙幕,把一些情報發給倫敦英軍情報機關。那些情報大多都是他虛構的,即使是真有其事,也是無關痛癢的“馬後炮”,這對英國情報機構來說不僅沒有任何價值,還對英軍作戰方案的制訂產生一種戰略誤導。比如有一次,一個德國佔領軍上校暴病身死,吉斯克斯一面嚴密封鎖訊息,一面卻指示勞威爾斯向倫敦報告,說是荷蘭地下抵抗組織殺死了德軍的一名高階軍官。為了配合這種假情報,第二天,吉斯克斯假戲真做,煞有介事地在荷蘭的多家報紙上登出一則假訊息——倫德爾上校不幸以身殉職……
為了騙取英國人的信任,吉斯克斯可謂是費盡心機。有一次,他派人炸沉了鹿特丹港的一條已經報廢了的德國空貨船,然後又指示勞威爾斯向倫敦報捷,說是英國情報機構的人乾的,結果英國情報機關馬上發來嘉獎電獎勵那些“有功人員”。吉斯克斯利用這個機會,命令勞威爾斯再向倫敦發報,要求總部再多增派人員,再多撥活動經費和軍用物資來。
吉斯克斯透過這種手段,使“北極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收穫越來越大。沒有多長時間,他就控制了荷蘭地下組織的14部電臺,不斷地向英國情報機構傳送各式各樣的情報,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把英國情報機構騙得團團轉。同時還捕獲了所有空降到荷蘭的盟軍情報人員和武裝人員,幾乎破獲了荷蘭當時所有的地下抵抗組織。
第二十三章 麻木的英國情報機關
面對吉斯克斯陰險的“北極行動”的屢屢得手,作為一名英國情報人員的勞威爾斯,真是心急如焚。因為吉斯克斯的這種陰謀,完全是借自己的手實施的。自己已經不自覺地成了德軍情報機關的幫兇。為此,勞威爾斯深受良心的譴責,痛不欲生。於是,他冒著被槍斃的危險,一次又一次地在發報時加上一些起到警示作用的訊號,希望倫敦總部能夠發現異樣。但是,勞威爾斯的努力並沒有成功。每次發報時,那些德國情報人員就坐在他身邊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只要一見報文有異樣,就立即按下開關施放干擾,並且把勞威爾斯關到隔壁的房間裡暴打一頓,讓他吃盡了苦頭。儘管如此,勞威爾斯卻始終也沒有放棄這種努力。他始終相信,只要自己的報警訊號發出去了,倫敦方面一定會識破德國人的陰謀。
有一次,勞威爾斯趁那個監視自己的德國人不注意,在一份報文中又插入了一些不易發現的虛碼,向倫敦總部發出了警告訊號。但是讓勞威爾斯沒有想到的是,倫敦那邊仍然麻木不仁,事後一切都沒有改變。勞威爾斯絕望了,他沒有想到有口皆碑的英國情報機構,竟然是如此徒有虛名!
讓勞威爾斯更沒有想到的是,不僅他冒著生命危險發出去的那些報警訊號始終沒有引起英國情報機構的警覺和重視,就連後來他的戰友彼得·道倫歷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逃回倫敦,當面報告了荷蘭的失誤,都沒有引起情報局那些頭目的重視。
彼得·道倫自從被德國人抓捕之後,就一直被關押在一個叫哈倫的監獄裡,和那些空投到荷蘭後被德軍抓捕的英方人員關押在一起。
哈倫是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港口附近的一個小鎮,位置相當偏僻。德國人入侵後,這裡的居民大多數都遠離故土,流落他鄉了。德軍就在這裡設立了監獄,關押那些被抓捕的荷蘭地下抵抗組織成員、盟軍的戰俘和空降到荷蘭的英軍情報人員。道倫被關押在哈倫監獄之後,由於他拒絕與吉斯克斯合作,又在監獄裡常常領頭聚眾鬧事,結果被單獨關押在四層樓頂層的一個單人牢房裡,吃飯、用水都是由德軍看守送進來,並且不許到樓下的院子裡和其他囚犯一起放風。
那天晚上,道倫著陸後被捕的一剎那,就明白勞威爾斯出事了。在後來被捕的人中,他又發現了許多熟悉的面孔。道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心想必須立即通知倫敦。
但是,怎樣把訊息傳出去呢?房內有一根自來水管通樓下房間,並且他的報務班同學、英軍中尉霍姆斯就關在樓下。於是,道倫就準備透過這根水管來傳遞訊息。一天晚上,道倫找了一根小木棒,有規律地敲擊著那根水管,就像在發報機上敲擊鍵盤一樣。可是接連敲了幾下,樓下都沒有反應。但是他並沒有不灰心,又重複這個動作,繼續接著敲。終於樓下有了回聲。道倫知道,受過報務訓練的人對長短有序的敲擊聲會有一種職業的敏感,他決定和霍姆斯玩一次電報遊戲。
“我是道倫,請回答!”道倫用莫爾斯電碼給霍姆斯發報。
“我是霍姆斯,我是霍姆斯!”霍姆斯在樓下應答。
道倫興奮極了,他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