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1 / 4)

證及寒邪攻衝證分別提出用附子粳米湯及大建中湯治療等,開創了腹痛證治的先河。《諸病源候論》始將腹痛獨立辨證,對其病因、證候進行詳細表述。“凡腹急痛,此裡之有病。”“由腑臟虛,寒冷之氣客於腸胃膜原之間,結聚不散,正氣與邪氣交爭,相擊故痛。”金元時期李東垣將腹痛按三陰經及雜病進行辨證論治,李氏在《醫學發明》強調“痛則不通”的病理學說,並在治療原則上提出“痛隨利減,當通其經絡,則疼痛去矣。”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古今醫鑑》針對各種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療法則,“是寒則溫之,是熱則清之,是痰則化之,是血則散之,是蟲則殺之,臨證不可惑也。”王清任、唐容川對腹痛有進一步的認識,唐氏在《血證論》中曰:“血家腹痛,多是瘀血,另詳瘀血門。然有氣痛者,以失血之人,氣先不和……宜逍遙散加薑黃、香附子、檳榔、天台烏藥治之。”並指出瘀血在中焦,可用血府逐瘀湯,瘀血在下焦,應以膈下逐瘀湯治療,對腹痛辨治提出了新的創見。

腹痛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一個症狀,內科腹痛常見於西醫學的急慢性胰腺炎、腸易激綜合徵、消化不良、胃腸痙攣、不完全性腸梗阻、腸黏連、腸繫膜和腹膜病變、泌尿繫結石、腸道寄生蟲等,以腹痛為主要表現者,均可參照本節內容辨證施治。凡外科、婦科疾病及內科疾病中的痢疾、積聚等出現的腹痛應參考相關學科及本書有關章節。

【病因病機】

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及素體陽虛等,均可導致氣機阻滯、脈絡痺阻或經脈失養而發生腹痛。

一、病因

1。外感時邪

外感風、寒、暑、熱、溼邪,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傷於風寒則寒凝氣滯,經脈受阻,不通則痛。若傷於暑熱,或寒邪不解,鬱而化熱,或溼熱壅滯,可致氣機阻滯,腑氣不通而見腹痛。

2。飲食不節

暴飲暴食,飲食停滯,納運無力,或過食肥甘厚膩或辛辣,釀生溼熱,蘊蓄胃腸,或恣食生冷,寒溼內停,中陽受損,均可損傷脾胃,腑氣通降不利而發生腹痛。它如飲食不沽,腸蟲滋生,攻動竄擾,腑氣不通則痛。

3。情志失調

情志不遂,則肝失條達,氣機不暢,阻滯不通而痛作。若氣滯日久,血行不暢,瘀血內生,則發腹痛。

4。陽氣素虛

素體脾陽虧虛,虛寒中生,漸致氣血生成不足,脾陽虛而不能溫養,出現腹痛,甚至病久腎陽不足,相火失於溫煦,臟腑虛寒,腹痛日久不愈。

此外,跌僕損傷,絡脈瘀阻,或腹部術後,血絡受損,亦可形成腹中血瘀,中焦氣機升降不利,不通則痛。

二、病機

腹中有肝、膽、脾、腎、大小腸、膀胱等臟腑,併為足三陰、足少陽、手足陽明、衝、任、帶等經脈循行之處,上述諸病因,皆可導致相關臟腑功能失調,使氣血鬱滯,脈絡痺阻,不通則痛。

腹痛發病涉及臟腑與經脈較多,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鬱、食積、氣滯、血瘀。病理性質不外寒、熱、虛、實四端。概而言之,實為邪氣鬱滯,不通則痛;虛為中髒虛寒,氣血不能溫養而痛。四者往往相互錯雜,或寒熱交錯,或虛實夾雜,或為虛寒,或為實熱,亦可互為因果,互相轉化。如寒痛纏綿發作,可以寒鬱化熱;熱痛日久,治療不當,可以轉化為寒,成為寒熱交錯之證;素體脾虛不運,再因飲食不節,食滯中阻,可成虛中夾實之證;氣滯影響血脈流通可導致血瘀,血瘀可影響氣機通暢導致氣滯。

總之,本病的基本病機為臟腑氣機阻滯,氣血執行不暢,經脈痺阻,不通則痛,或臟腑經脈失養,不榮而痛。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凡是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的疼痛為主要表現者,即為腹痛。其疼痛性質各異,若病因外感,突然劇痛,伴發症狀明顯者,屬於急性腹痛;病因內傷,起病緩慢,痛勢纏綿者,則為慢性腹痛。臨床可據此進一步辨病。

2。注意與腹痛相關病因,臟腑經絡相關的症狀。如涉及腸腑,可伴有腹瀉或便秘;膀胱溼熱可見腹痛牽引前陰,小便淋瀝,尿道灼痛;蛔蟲作痛多伴嘈雜吐涎,時作時止;瘀血腹痛常有外傷或手術史;少陽表裡同病腹痛可見痛連腰背,伴惡寒發熱,噁心嘔吐。

3。根據性別、年齡、婚況,與飲食、情志、受涼等關係,起病經過,其他伴發症狀,鑑別何臟腑受病,明確病理性質。

二、病證鑑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