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2 / 4)

小說:一寸河山一寸血 作者:九米

第二十七師團不在常備師團之列,但它其實又不能算是純粹的新編師團,追根溯源,這是一支老部隊,即挑起“七七事變”的“華北駐屯軍”步兵旅團。

步兵旅團在“七七事變”的平津作戰中損失並不是很大,倒是在太原會戰中讓陳長捷給打得夠慘,萱島聯隊一半人被打光了,要不然這樣一支頗有點歷史的駐華部隊也不會進入新編陣營,窩窩囊囊地跟第一〇六師團等小兄弟擠一塊兒。

第二十七師團的侵佔目標是武寧,假如武寧被破,則日本侵略軍就可以輕鬆迂迴至武漢以南,率先斬斷粵漢鐵路,所以蔣介石的統帥部立刻感到了緊張。

武寧守軍仍然是王陵基川軍,而透過上次的險情,已經沒有人認為王陵基能夠守得住武寧了。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急電薛嶽,要求他趕緊從南昌趕到武寧,以便代替王陵基進行指揮。

電報內容很急很簡單,可是對於薛嶽來說,卻是一個十分棘手實際也難以完成的任務。

你們信任我,這是好事,可是我並非肋生雙翅,一時半會兒飛不過去啊。

自開戰以來,為阻止日本侵略軍憑藉機械化優勢大步突進,薛嶽早已將南昌以北的交通全部予以破壞,如此一來,敵困難我亦不便,有一段時間甚至連軍糧都運不上去,前線官兵只能靠吃廬山腳下老百姓種的南瓜度日。

從南昌到武寧,不是一點點路,不坐汽車徒步行進的話,說不定還沒走到武寧,第二十七師團倒已經在蹺著二郎腿等你了。

薛嶽捏著電報愣了一會兒,忽然一拍腦袋。

太搞笑了,孤家寡人我去武寧幹什麼,空手兩拳頭能幹得過第二十七師團?

武寧需要的不是我薛嶽,需要的是能打仗的生力軍。

可是生力軍從哪裡來呢?要知道薛嶽兵團正面也一直被兩支新編師團所牽制,如果按照一般指揮官的思維邏輯,此時能夠保住自己這塊地的收成就要謝天謝地了。

老虎仔就是老虎仔,電光閃過,繼“反八字”陣形之後,他又推出了一個堪稱精妙的戰術構想,這就是“北守西攻”。

具體來說,就是在廬山取守勢,背南面北,能監視住對面之敵就行,此為“關門戰術”。在武寧則要取攻勢,背東面西,重要的是拖住企圖從這裡迂迴進擊武漢的日軍,此為“拉腿戰術”。

依據這條思路,薛嶽得以陸續將南戰場的部隊調入武寧,其中最厲害的是黃維第十八軍。

第十八軍是陳誠的起家部隊,在羅店的“血肉磨坊”磨過血豆腐,功夫自然了得。軍長黃維更被稱為軍界的“書呆子”,素來愛跟人死磕到底,待其披掛整齊之後,猶如《水滸傳》中的霹靂火秦明,但見一把狼牙棒揮過,避者生,擋者亡。

前面川軍太弱,第二十七師團對強敵提防不夠,一個不小心,第一〇三聯隊聯隊長谷川幸造大佐便被砸碎了天靈蓋。

第一〇三聯隊不是第二十七師團的原班人馬,實際上是岡村從第一〇一師團中借調過來的,看來不經打的不管被派往哪裡,還是一樣的虛。

黃老師狼牙棒的寒光一下子就把第二十七師團給鎮住了。眼看形勢不妙,後者只得撥轉馬頭,縮往一邊,再不敢對武寧輕舉妄動。

整容手術

岡村得報吃驚非小。

第二十七師團並非新編師團,實際上是和熊本師團、金澤師團一樣的老部隊,能夠殺傷並嚇退這個師團,豈是等閒之輩。

原先武寧的川軍沒有這麼厲害啊,一定是從附近其他地方抽調過去的。

岡村不愧為老狐狸,隨後航空偵察機送來的情報完全證實了他的判斷,廬山上的部分中國軍隊確實已經西調。同時,情報還帶給岡村另一個讓他心跳不止的發現,那就是在薛嶽抽兵之後,在烏石門線左翼露出了一個豁口。

沒有高空偵察,這樣的豁口其實非常隱蔽,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於此也可見技術手段在戰場上的不可替代性。

根據地圖上比對的結果,豁口位於白雲山區,猶如在海洋中聞到了血腥味的大鯊魚,岡村立刻興奮起來。

這又是一次施行穿插迂迴戰術的絕佳機會!

現在假如派一支部隊從白雲山穿插過去,定能收到與當初金澤師團出兵岷山一樣的效果,那樣的話,不僅可以為第二十七師團掃除障礙,而且有可能一舉擊破烏石門線。

在內心深處,岡村其實從沒放棄過南下計劃,現在可以一舉兩得,這樣的美事到哪裡去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