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2 / 4)

小說:大明梟 作者:標點

張獻忠指著山下密密麻麻,有如長蛇一樣隊伍,突然發問道。。

“氣勢如虹,槍尖如林,義父,這是橫掃天下的雄師,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孫可望連忙恭維道。

“就是”劉文秀連忙附和道:“有這百萬雄師,再加上義父的指揮若定,定能百戰百勝。”

艾能奇則有些感嘆地說:“當年我們還要為下頓發愁,做夢也沒想到能今日之成就,這些全是義父的功勞,只是,孩子有一件不明,不知該不該問?”

張獻忠視其它人有如牲畜,但對自己的義子還是挺好的,聞言簡單直接地說:“講。”

“是,義父”艾能奇有些疑惑地說:“這些年我們浴血奮戰,拿命去拼,好不容易拼下一塊地盤,都緊緊捏在手中了,現在把它棄了,是不是有些可惜?”

打一塊地盤可不容易,先別說和官軍作戰,就是別的義軍也會看著眼紅,背後捅刀子是常有的事,大明就那麼大,可是大大小小的義軍少說也有幾百股,互相之間也會傾軌,湖南和江西都是糧豐兵多的好地方,糧餉可以保證,現在傾巢而出,原來打下的地盤的防守力量可以忽略不計,這相當於把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拱手讓人。

僧多粥少啊,艾能奇就是想想也覺得可惜,不過這事張獻忠說了算,艾能奇就是想反對也不敢說出口,現在有機會,於是小心翼翼說了出來。

張獻忠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問道:“孩子們,你們覺得丟了湖南和江西可惜?”

孫可望、劉文秀還有艾能奇三人對望了一下,然後輕輕地點了點頭。

“為人最忌就是鼠目寸光,古人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張獻忠突然有些觸動地說:“湖南、江西是好,但是苦於沒有堅固的屏障,很容易被人攻破,可以立足但不能安身,除此之外,還有二個原因。”

看到三個義子畢恭畢敬地聽著自己的教誨,張獻忠很滿意,繼續說道:“第一個原因是我和李賊不和,這個李自成,事事搶先。處處要壓本王一頭,還沒有攻下京城,就以盟主自居了,要是能騰出手來,他第一個要對付的肯定就是本王,這得早作打算;第二個原因就是大明氣數已盡,改朝換代那是早晚的事,現在天下亂成一團,亂世出英雄。不知多少人都盯著京城那張龍椅,就是自己人不亂,皇太極的狼子野心早就人盡皆知,義軍、官軍、滿清韃子、割據各山頭要道的好漢。早晚會一團混戰,既然是這樣,我們何必趟這渾水,坐山觀虎鬥。等他們都鬥得差不多,我們再出來撿剩落,這樣不是更好嗎?”

原來是這樣。三人都是難得的將才,一下就明白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和李自成的矛盾不能調和,現在李自成勢大,等他攻下京城,到時聲勢更壯,還不如趁他和官軍糾纏時找一條退路,任由他和官軍和滿清鬥個你死我活,割據四川,利用四川有利的地形,進可攻退可守。

至於傾巢而出更好理解,留的人多,攻不下四川,留下的少,容易被其它人吞掉,還不如一起發動,換一句話來說,要是攻不下四川,實力大損之下要想在湖南、江西立足也難了,還不如集中力量。

三人暗暗想道:也就是這份決斷,自家義父才能在那麼多路義軍中脫穎而出,成就一方霸業。

“明白了,義父。”艾能奇心悅誠服地說:“義父高瞻遠矚,孩兒佩服。”

張獻忠揮揮手說:“好了,這些話等本王拿下成都再說吧,可望、能奇。”

“孩兒在”孫可望和艾能奇知道張獻忠有事要分咐,連忙上前領命。

“你們二人各帶本部將士作先鋒,可望率兵從石乳關入川,能奇從野山關入川,最快速度拿下後,兵合一處直取瞿塘關,今年的午夜晚,我們父子能不能在重慶府吃,就看你們的了。”

孫可望和艾能奇大聲地說:“是,義父。”

“去吧。”

孫可望和艾能奇恭恭敬敬地向張獻忠行了一禮,然後轉身跨上馬,一揚鞭便絕塵而去。

等二人走後,張獻忠開口問道:“文秀,那些信送出去了沒有?”

“回義父的話,都送出去了。”

“好,聽說那個姓陸的把四川經營得不錯,還有不少火器,估計這骨頭不好啃,幸好他兵員少,要是其它人能幫我牽制一下,那麼壓力就會大減 。”

張獻忠說完,自顧上馬下山,劉文秀見狀,連忙上馬跟上。

天下大勢只有一個字,那就是“亂”,各種利益交纏在一起,很多事牽一髮動全身,張獻忠要進攻四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