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3 / 4)

小說:大明梟 作者:標點

:“我大山的錢財不多,不過粗茶淡飯這輩子也夠了,這麼多錢財只怕無福消受,大西王,你現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不如投降吧,錢銀再多,也得有命花才是,不投降必死無疑,投降還有一線生機,何必和性命過不去呢?你就是不為自己也要為手下的將士想一下,他們跟你出生入死,你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送死吧?”

張獻忠聞言神色一沉,冷冷地說:“如果本王說不呢?”

“你看看四周”大山一臉自信地說:“全是我們的人,除了這些,山下還有我們的人團團圍住這裡,這一次,你就是插翅也難飛,不投降,你只有死路一條。”

的確是走投無路,七百多人圍著十多號人,一個個手裡拿著火銃,張獻忠感覺到,起碼有幾百杆火銃對準自己,只要對方首領一聲令下,自己會被打成篩子。

“哈哈…。。哈哈哈…。。”

張獻忠突然狂笑起來,笑得很狂、笑得很忘形,笑聲中夾著一種無奈和蔑視的情感,笑得眼淚快要出來,笑畢,扭頭對那些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心腹親衛說:“如果你等投降,本王是不會怪你們的。”

“吾等誓死追顧大王。”剩下的十多名心腹親衛毫不猶豫地齊聲說道。

張獻忠有些嘲諷地看了大山一眼,然後一臉驕傲地說:“朕,張獻忠,受命於天,一直替天行道,朕才是天命所歸,就是天意這樣待朕,也不是你們這些凡夫俗子能殺的,哈哈哈,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哈哈哈。”

說罷,那縮在袖筒裡的手一伸,露出一把閃著寒光的匕首,猛地往自己的胸口用力一捅,一下子就倒在血泊中。

就是死,也不願死在川軍的手時,或者說,自殺是他維護自己最後一絲尊嚴的行動。

誰也沒想到張獻忠在袖中收藏了利器,誰也沒想到張獻忠在走投無路之下會採用這種極端的做法,大山及一眾手下就樣眼睜睜地看著一代梟雄就這樣倒了下去。

“大王,等等我。”

“吾等誓死跟隨大王。”

“大王,等等我,黃泉路上我還給你當護衛,下輩子還跟著你打天下,哈哈哈”

一看到張獻忠自殺身亡,那十多名手下先是一驚,接著好像約好一樣,一個個撥出武器自盡,只是轉眼之間地上就倒下了一片。

一共十八名心腹親衛,沒一個投降,全部自殺身亡。(未完待續。。)

375 衝冠一怒

ps: 最近蠻努力的,求票票和支援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對生命就有不同的態度和看法,張獻忠認為自己本是受命於天,現在敗北那是上天不再眷顧自己,走投無路之下,毅然自盡,以他的想法,他是天之子,就是死也不能死在凡人之手,而那些追隨張獻忠的心腹親衛,也採用最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忠義。

對大山來說,這些人愚蠢之餘也值得讓人敬佩,唯一可笑是張獻忠死到臨頭還發著可笑的皇帝夢,居然自稱是“朕”,這可是皇帝獨有的稱號。

王與皇,雖然讀音相同,可是意義有天壤之別,王可以很多個,但“皇”只有一個,大山雖說是深山裡走出來的孩子也明白這個道理,這不,原來建立大順政權的大順王李自成,不是在京城密謀稱“皇”嗎?

這是可笑的自欺欺人。

“兄弟們,打掃戰場,把這些屍體都運回去向大人請功,哈哈哈”終於把魁首擊斃,實實在在的功勞拿到手,大山也終於可以笑得出來了,這些天沒日沒夜追殺,穿山過河的,吃不好睡不好,現在總算可以把懸在心頭的大石落下。

對大山等人來說,殺敵立功,獲得晉升和獎賞,這是他們的生活和追求,但對遠在遼東的吳三桂來說,如何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才是他現在的首要目的。

吳三桂覺得自己還是忠義的,在明朝沒頂之際,崇禎下令遼東各將放棄邊關,率兵進京勤王,在其他各部諸多推搪的情況下吳三桂還是盡最大的努力,湊了四萬大軍協同關外的九萬漢民一起進京勤王,可惜路途遙遠,還在勤王的途中。就聽到明朝滅亡的訊息。

勤王的功勞和美名沒有了,就是到手的平西伯也變得毫無意義,吳三桂一下子變得尷尬了,這走也不是,退也不是,而不好的訊息卻連續不斷地傳過來,大順軍勢如破竹,應者雲集,自大順軍進入山西后,除了寧武總兵周遇吉奮起抵抗、落得一個兵敗身死外。據守各戰略要地的明朝統兵將領紛紛望風而歸,像總兵白廣恩、牛成虎、鄭嘉棟、左光先、陳永福一個個爭相投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