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去!”
柳翠蓮不再吭聲,關錦璘又對郭大勇、荊天明、向子超3人道:“我們幾個為第4路,馬上趕往南京,動員金陵製造廠向大後方轉移!金陵製造廠是兵器工業,轉移大後方後才能安全生產支援前線!”
關錦璘剛把兵分4路的計劃部署完畢,神情凝重道:“立即將骨子15個遇難的兄弟安葬!”
骨子15人被安葬在天馬上,每個人的墳頭全都樹立了石碑,上面鐫刻了烈士的名和姓以及籍貫、年齡。
安葬完骨子他們,已經半下午時辰;關錦璘一趕回朱雀寺,便見阿什莉急急慌慌送上一封電報。
關錦璘接到手中去看,卻是天寶市長田寶懷發來的……
正文 第313章 亂雲飛渡上海灘(1)
天寶市長田寶懷來電稱,他根據關錦璘旨意已為醫院、學校、紡紗廠、鍊鋼廠、麵粉廠、造紙廠選好地址;接納傷兵的臨時醫院也已開始接納傷病員。
還有一則喜訊——渭河上第一座石拱大橋在國民政府交通部的鼎力支援下動工修建。
田寶懷在電文中不無謙虛地講:槍炮廠、彈藥廠、石油冶煉廠、化工廠是關係戰爭勝敗的重要機構;地址選定田某沒有草率行事,而要等候關將軍趕回天寶後最後敲定。
田寶懷詢問關錦璘什麼時候回到天寶?說他正在和玉門油田商談石油的運輸問題,一旦談判成功,玉門油田的石油就可源源不斷運往大後方,經過加工後補充給我們的軍隊。
關錦璘被田寶懷積極主動、熱情沉穩的工作精神感動了;按捺不住心中的亢奮,把手指著電文對阿什莉道:“阿什莉你看看,關某當初沒有選錯人吧?硬是從29軍新聞處長位子上講田寶懷拽到天寶做市長;田市長果然將天寶的事情考慮得天衣無縫,安排得妥妥帖帖;要不關某在前方組織企業大轉移,後方還不亂成一鍋粥!”
關錦璘說著,不無自豪地講:“田寶懷在萊蕪做縣長時,王師長的生財之道鏡鐵山鐵礦就是他運作打理出來的;王師長要不是鏡鐵山鐵礦做後盾,哪能給神鷹特戰隊配備那樣出色的行頭;光每人身上的紅色斗篷就是一絕!”
阿什莉見關錦璘叨叨起來沒完沒了,便就把手指頭在他眼前晃動著說:“不要打岔接著往下看,你還沒把電文看完就叨叨個沒完!”
關錦璘訕笑一聲看看阿什莉,繼續往下看電文,只見田寶懷講道:天寶市的傷兵已有上萬,主要是飛機從寶鼎運來;運輸途中鳩山鎮男幾個反正的日籍飛行員功不可沒,尤其是鳩山鎮男,每次飛行他都親自壓陣;有人曾擔心鳩山鎮男會將飛機開回日本去,杞人憂天的論調不攻自破;對待反正過來的日本友人必須堅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
“說得好!”關錦璘看到這裡又是自顧自地呼喊起來:“田市長不愧是老知識分子,對待反正義士就得這樣;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從強大的項羽手中奪得江山,建立大漢基業400年;就是重用了從敵營分化出來的張良、陳平、韓信一幫謀士和將軍;漢高祖是我們分化瓦解日本侵略者的榜樣!”
關錦璘說著重新將目光返回到電文上:山西、山東、河南一帶的傷兵知道天寶成了大後方後,全都爬火車、坐汽車趕了過來;一所傷兵醫院已經容納不下,田某便就建立了4個臨時分院,叫康復醫院第1、第2、第3、第4分院。
4個康復分院建立起來後捉襟見肘自然是醫生和護士,正好北平的醫科大學從天寶經過打算上成都去,被田某給挽留下來了。
醫科大學的學生有兩三千人,分到4個康復醫院後正好能應付日常業務。
當然卑職還挽留了河南大學和西北農業大學。
農業大學的師生留在天寶後,打算在積石原上發展新型農業基地;這和關將軍最初的構想不謀而合。
田寶懷在電文上最後談到:天寶市原來只是個兩三萬人口的小城鎮;現在從全國各地湧來的難民越來越多,估計已經超過100萬。
一下子聚集來100萬人口,和首都南京的人口差不多了。
人口一下子猛增到100多萬,衣食住行都成了問題;卑職協調,陝、甘、寧、川四省,以關將軍大後方總督都的名義,緊急向天寶市供應糧食、蔬菜和日用品;但難民還在不斷湧入,卑職正考慮向四川、漢中一帶轉移難民的方案。
人口暴增,社會治安成了大問題,土匪、無賴、二流子趁機興風作浪;盤踞天台山和吳山的幾股土匪已經下山搶劫幾次,全被塗振山率領的城市防護隊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