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軍第28艦隊是日本國著名的海軍陸戰隊,既有強大的海戰能力,又有多謀的陸戰經驗。
第一次淞滬會戰,就是28艦隊先拔頭籌;對於具有光榮戰績的28艦隊中將司令長官,大森藏身倘若得罪了,哪還不是掉腦袋的事!
大森藏身倒吸一口涼氣,繼續尋思道:28艦隊的赫赫戰績,大森藏身心知肚明,然而大森藏身根本就沒見過中將司令官中川弘揚啊!就是中川弘揚將軍站在當面,大森藏身也認不出來的!
烏篷船上的將軍是中川弘揚司令官嗎?大森藏身自問自答,心中矛盾極了;倏爾,剛才巡邏艇上爭吵、辯論的場面再一次展現他的眼前了。
以原田祖中、原田祖漢、原田祖華、原田祖劉、原田祖秀五兄弟為首的一幫和駕駛員三浦石亭為首的一幫,彷彿鬥躁的烏雞,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大森藏身是站在三浦石亭這一邊的,可是他們這一邊的人只有7個;而原田祖中那一邊有15個人,7:15的比率自然佔不了便宜;7個人甚至有被15個人狠揍的跡象;大森藏身見形勢不妙,只好草草做出返程的決定。
原田祖中這幫人儘管和大森藏身他們在看待海軍將軍這件事情上有分歧,可是對大森藏身的返航命令還是堅決執行的。
然而,做出返程決定的大森藏身似乎又有些心不甘,因為他覺得原田祖中壯著自己人多勢眾,有吧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三浦石亭這些的現象;原田五兄弟佔了上風,明顯的是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大森藏身之所以有這樣的心理意念,那是因為他覺得原田一姓不是純真的日本姓氏,而是支那的漢姓演變過來的。
原田一姓的子弟也不是大和民族的子孫,而是華夏人的孽種;在他們身上流淌的是華夏漢人的血液,他們的祖先就是那個統治了華夏國4個多世紀,在世界上也聞名遐邇的皇帝劉邦。
原田五兄弟來之日本五個不同的地方——九州、奈良、名古屋、東京、北海道。
此前根本就不認識,可是一到部隊便就成了兄弟;而且名字也緊緊相連。
原田祖中、原田祖漢、原田祖華、原田祖劉、原田祖秀。
原田一姓就是支那的劉姓,而原田祖中也就是劉祖中;名字的含義也很深刻,意思是說我的祖先是從中國來的。
原田祖漢是劉祖漢,意思是說我的祖先是華夏民族漢朝的人。
原田祖華更就容易理解:祖先是華人,來日本定居。
原田祖劉也有意思,祖先姓劉是中國漢朝的開國皇帝。
原田祖秀更就直白,我的祖先是漢光武帝劉秀。
對於原田這五個具有華裔血統的兵士,大森藏身早就心存芥蒂;他們越說烏篷船上將軍是大日本皇軍的海軍中將,大森藏身越覺得疑慮重重。
可是巡邏艇上25個人死了3個只剩22人。
22人中,15個人是原田一幫的,;三浦石亭和自己這一邊只有7個人,明顯地處於弱勢。
當原田五兄弟異口同聲地說將軍是中川弘揚司令官沒錯,上木天恆得罪了將軍,才遭到將軍衛士的爆頭;我們再敢對將軍不恭,將和上木天恆一樣的下場時,大森藏身心中便暗暗吃驚。
原田五兄弟的話說得很有道理啊,大森藏身心中說著,嘴上卻不承認,行動上也就彆彆扭扭。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些似乎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原田五兄弟文武雙全,要是大森藏身把他們得罪逼得緊了,他們有可能就會反目;原田兄弟倘若反目,那就不客氣了——大森藏身、三浦石亭和幾個持不同觀點的兵士全得死無葬身之地。
大森藏身左右權衡一番,在自己難能定奪的情況下,便就急中生智作出決定——返航。
只要巡邏艇退至杜門,把矛盾交給中島一郎司令官,那麼大森藏身也就姜太公坐相位大事怡然了;弄不好中島司令官還會給他升職!
然而屋漏偏遭連陰雨,船遲更遇打頭風;就在巡邏艇駛上返航的歸途中,駕駛員三浦石亭卻說船底有沉重的依附物阻礙著巡邏艇前進,巡邏艇再向前執行幾乎是步履維艱了;希望找個灘塗之地停下來檢查修理!
三浦石亭現在是大森藏身唯一可以信賴的道合者,三浦說船底有依附物航行受阻,大森藏身哪能不來答應;於是嘎巴脆地對三浦石亭道:“你在高臺上駕駛巡邏艇眼界開闊,倘若發現能夠停泊的灘塗石礁立即停泊!”
三浦石亭聽大森藏身這麼來講,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