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而別具一格的“仁丹”鬍子卻是給日軍提供指向的路標。
仁丹鬍子在平常人看來只是一副醫藥廣告,主題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仁丹”。
然而奧秘就在軍人的那兩撇八字鬍上:兩撇鬍子都上翹說明此路暢通,鬍子左角下垂說明左轉不通;右角下垂說明右轉不通,當鬍子兩角都下垂則說明前面的道路是死衚衕。
侵華日軍就是利用這種特殊的仁丹鬍子,成功侵佔了東北全境;倘若遇到抵抗力量,小鬼和中**隊實施巷戰;便能在仁丹鬍子的指引下,有效地克服地形不熟而帶來的困難。
但隨著侵華戰爭的深入,以及抗日力量的不斷湧現,仁丹鬍子傳遞的情報遠遠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而要搞到對日本軍部的有益的情報,就得花費大力氣,採取另闢蹊徑的辦法。
小山鎮魂是大日本帝國的忠實勇士,經過縝密研究後,便就改變了以前塗刷仁丹鬍子的笨拙手法,而是採取泥鰍潛水,螞蟻創贏的戰術打入抗日力量內部。
發展易喜高、張生傑這樣的漢奸為大日本皇軍提供情報,就是小山鎮魂變換策略的一個例項。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變換不定,犬牙交錯的情報獲取程式時效性要求嚴苛;而且當時的通訊技術又不成熟,通訊裝置的列裝率也很低劣;電話線常常被切斷,無線電報的密碼被破譯後往往導致情報落入抗日力量之手。
因此,小隊、中隊指揮官向大隊、聯隊甚至旅團、師團指揮部報告戰鬥情況,大多隻能靠傳令兵來進行;但傳令兵很容易成為對方狙擊手的獵物,造成戰場上情報的延誤甚至中斷。
為了應付複雜的局勢,保證情報獲取中萬無一失,小山鎮魂又絞盡腦汁訓練出一支反狙擊手。
反狙擊手在掩護通訊兵傳遞情報時起到了堅強的盾牌作用;小山鎮魂也受到小鬼子軍部的高度讚揚。
小山鎮魂訓練出來的狙擊手不僅保護自己的通訊兵準確及時地將情報傳遞出去,還射殺抗日聯軍的將領、**的炮兵、機槍手等高價值目標,而且槍槍斃命。
據小山鎮魂自己統計,日軍平均殺死一名抗日戰士需要2。5萬發子彈,但狙擊手殺死一個抗日戰士只需耗彈1。3發。
小山鎮魂的狙擊手可謂日軍中神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盧溝橋事變後,小山鎮魂被軍部晉升為少將機關長,這傢伙便將自己的狙擊手引領到華北前線,參加了“平、津、冀”的攻堅戰;給國民革命軍尤其是第29集團軍造成極大傷亡。
小山鎮魂的狙擊手有50人,這次在杜門安置的就有20人,而且都是隱秘的;這將對關錦璘他們幫助阿什莉刺殺日酋小牧多系形成巨大威脅。
小山鎮魂還在長白山下搞開墾時,他的女兒小山智利和當地小夥子鄭江河相愛了;兩人還有一個孩子鄭天壽。
鄭江河的綽號叫鄭老屁,和小山智利相愛後遭到小山鎮魂的強烈反對;後來,鄭老屁帶著兒子鄭天壽離開小山智利來到關內討營生。
一次意外,鄭老屁和兒子鄭天壽走散;鄭老屁去向不明;鄭天壽則給別人做了孩子,十一二歲就上十家樓給白胖子做長工。
猴子鄭天壽當然不知道小山鎮魂就是自己的外公,小山鎮魂也不知道自己要殺死的外孫鄭天壽就在128號院落內。
這時候,從小轎車上走下來的小山鎮魂,把武士指揮刀拎在手中向128號大院的門口看了過去,見大門口兩邊各有2名哨兵站崗,軍姿極其威武。
小山鎮魂眉頭一蹙,慢條斯理地走了上去。
如果小山鎮魂當即用日語發問的話,那麼這4個大小個兒結合隊的哨兵不會講日語勢必露餡。
可小山鎮魂一貫的做派是玩弄新花招,站在哨兵跟前拿眼睛盯看,卻不發問。
把這4個哨兵驚得額頭冒汗,不知小山鎮魂這是幹甚!
小山鎮魂眼巴巴盯看著4個哨兵的軍姿、身板、軍容軍紀以及他們的容貌長相;眼睛在眼眶裡骨碌碌旋轉著就是不吭聲。
這真是十畝地長了一根秧苗太奇葩了,以張勤勞為首的4個哨兵被小山鎮魂看得如芒在背;卻不知如何使好。
張勤勞就是剛才看見遠駛而來的小鬼子車隊——1輛小轎車,2輛大卡車;大卡車上還乘坐著荷槍實彈的小鬼子——撒開腳丫子跑回關將軍和王師長議事的地方報信的那個小個子兵。
關錦璘一聽張勤勞的報告,當即表揚了他幾句;吩咐張勤勞火速趕到大門口繼續監視小鬼子的動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