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3 / 4)

小說:鐵血大後方 作者:誰與爭瘋

即想到用飛機將滯留在寶鼎的傷兵運送出去,把傷亡減少到最低程度。

運送到什麼地方?關錦璘的首選是天寶市。

天寶市遠離華北、華東、華中,是西北和西南的重要樞紐;根據關錦璘的判斷,小鬼子的兵力再強,也不可能攻破黃河天塹佔領天寶。

所以說,把天寶市作為長久的大後方來發展生產;儲備糧草,建立醫院,接收從前線轉移下來的傷兵,才是長久之計。

關錦璘是國民政府和最高統帥任命的少將轉運專員,就得有這方面的戰略目光。

關錦璘估計,頑冥不化的鳩山鎮男既然反正,那一定會為我方服務的。

整修好一兩架飛機那是舉手之勞,可能會在一兩天時間被搞定。

因此,關錦璘給郭大勇和荊天明提了醒後,便就鄭重其事地將兩人叫到一起商談飛機前往天寶時由誰帶路的問題。

當關錦璘對郭大勇和荊天明振振有詞地說道:“你們兩人誰說出姜城山莊的具體位置;誰就帶領飛機前往天寶!”

荊天明支吾半天,就是回答不上來;郭大勇卻嘿嘿笑道:“荊兄弟你輸啦,這個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郭子身上!”

荊天明不服氣都說:“荊子並沒輸呀,團長鄉黨你並沒說出姜城山莊的具體位置呀!”

郭大勇見荊天明這麼來講,不禁笑得山響,把手指著荊天明道:“兄弟,你和我都是天寶人,誰去不都一樣嗎?你和我爭的什麼!不過關將軍既然讓說姜城山莊的具體方位;郭子對那地兒可謂瞭如指掌,就來說道說道!”

郭大勇說著,提高嗓音道:“天寶市有八條河,姜城山莊就在清江河與釣渭河的交匯處!”

郭大勇說著,看向荊天明道:“這個荊兄弟不會知道吧啊!為什麼要叫姜城山莊呢?那是因為山莊本來是南宋抗金英雄吳玠、吳璘兄弟的屯兵之處,後來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吳玠、吳璘兄弟,在姜城山莊裡面建立廟宇,供奉了吳玠、吳璘的塑像號稱二王廟!二王廟終年香火不斷,但有人還是叫它姜城山莊!”

荊天明“喲呵”一聲,不無震驚地看著郭大勇道:“團長鄉黨對這地方還真瞭解呀!莫非你去過那裡?”

郭大勇哈哈笑道:“荊兄弟這下算是說對啦!郭子十三四歲時就去二王廟混世事,可以說二王廟——姜城山莊就是郭子發跡的地方!”

”是嗎?“關錦璘驚問一聲:“姜城山莊是郭團長發跡的地方?這話是不是有點離譜!”

郭大勇呵呵笑道:“關將軍不相信姜城山莊是郭子發跡的地方?那我就給你說說詳情吧!”

郭大勇說著振振精神道:“郭大勇的家在積石原上的郭家寨!”

郭大勇說了一句,便就看向關錦璘道:“哦對了,剛才在塗營長的病房;郭子剛聽塗營長說關將軍也是積石原的人,家在官家莊?”

郭大勇說著清清嗓音道:“官家莊哪來姓關的?後來才知關將軍對關學崇尊,把關和官通用;關字叫起來順溜,便就這麼叫了!”

關錦璘聽郭大勇將得認真,便就嬉笑著點點頭:“郭團長繼續說下去!”

郭大勇喀了喀喉嚨眼的積沫道:“郭子十三歲時個頭已經長到190公分,在家中吃不飽肚子;同村的蒲二叔就把我帶到姜城山莊這個地方來了!姜城山莊在釣渭河南岸,那時候河上沒有橋,我們是坐小木船過的河!”

郭大勇說著頓了一下接著道:“蒲二大叔把郭子帶到姜城山莊幹麼——伐木頭唄!”

荊天明聽郭大勇說到伐木頭,便就訕笑一聲道:“團長大哥吹牛了吧?你十三四歲就能伐木頭?!”

郭大勇笑道:“給你說你也不相信!我十三四歲個頭長得比一般人都高,而蒲二叔也有201公分的身高;我們兩人伐木、扛木頭總是走在前面;一人扛一根原木下到山下後能領一個2兩大的白麵饃饃;我一天扛十幾根原木,能領十幾個白麵饃饃;因之才不餓肚子!”

“看來人長得太高也是個累贅,就像團長大哥,一天到晚都是貓吃糨子挖抓嘴!”荊天明不無揶揄地說著:“伐木、扛木頭那麼重的活,對團長大哥來說只是為了混飽肚子,真是太奇葩!”

郭大勇長嘆一聲:“那當然啊,說個不好聽的話,那時候郭子幾乎天天餓肚子,自從扛了木頭累是累了點,可是肚子不是那麼餓了;還真要感激蒲二大叔。其實蒲二大叔也是為吃個飽肚子才上姜城山莊扛木頭的!”

關錦璘深有感觸地說:“我們民族近一個世紀來一直為肚子而奮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