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3 / 4)

小說:殺破唐 作者:閒來一看

李茂的聲勢造的很大,應募者卻寥寥無幾,落魄士子寧可寄居寺觀,粗茶淡飯,也不願跟他這個有名無實的遼東經略去幽州那種苦地方受罪。

進奏院院主張賀年,判官鍾健、陳如同得知李茂出師不利,便在鍾健家設了宴席,邀李茂過府飲宴,盛情難卻,李茂只得打起精神應付。

由一介布衣而直接被起用為刺史,是可賀,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經略使又是一悲,更何況,這個有名無實的官還要遠赴千里去邊陲幽州赴任。

入席後,李茂興致不高,低著頭,怏怏地喝著酒。

鍾健勸道:“遼東經略例由盧龍帥兼任,而今獨任茂華兄,我看索性不去幽州也罷,免得討那個閒氣,就在京城遙控遼東即可。”

李茂道:“國家如此設計,是有意恢復遼東,我若遠在西京,又如何收復失地,我意在京城招募幾位相知的朋友,開春便離京東去。”

張賀年對李茂因何被調離,比別人多知道一些內情,便道:“江山萬里,哪裡不能覓封侯?我等還是祝經略此一去大展宏圖,克定遼東,早奏凱歌。”

當晚李茂喝的酩酊大醉。

回到鄭珠珠家,李茂喝了碗醒酒湯,定定精神。一時來到書房,把這些天積攢的往來信札一封封搜檢出來,分門歸類,那些該燒的,哪些該留的,一一處置掉。

拿到讓他一喜一悲的李師古手札和李袞的手札,李茂不覺感慨萬千,李師古前手還囑託他去幹一件大事,轉眼之間,就把人調走了,留下一個灰色空間讓他去操作,權力運用之妙竟至於此。

李茂獰笑著把這兩份手札重新看了一遍,正要投入火盆燒掉,忽然打了個激靈:

這不合常理!自己是李師古的親信,這是整個長安城都知道的事,只要自己還在淄青的盤子裡,調走自己和不調走自己又有什麼分別,朝廷要算賬,終究還是要把自己這筆賬算到李師古的頭上!

朝廷不能算賬,又何必多此一舉,鬧出這自作聰明的可笑事來?

是鄆州出了什麼變故嗎?

李茂又把李袞的手札拿過來看了一遍,雖說是私人手札,卻也是冷冰冰的公事公話,從這裡能看出什麼問題來嗎。

其實大有問題!

李茂記起來,當初他升任銅虎頭西京都領時,是李師古下的手札,上面有李袞的副署,這次調任他赴任遼東卻是李袞的手札。

這二者雖然效力等同,但親疏有別,李師古手書、李袞副署的手札顯然要比李袞的手札顯得更親近一些。

自己有功無罪,忽然被解職,且是被髮配去偏遠的遼東,多少要給個交代吧,怎麼是一紙冷冰冰的大總管手札就打發了的呢。

是鄆州出事了,一定是鄆州出事了。

李茂叫來青墨,正要交代,忽然又覺得不妥,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青墨已知李茂被解職,正要問個究竟,見他這般欲言又止,急了,問道:“究竟出了什麼事,你吞吞吐吐的做什麼?連我都信不過了嗎?”

李茂朝他笑了笑,道:“你急什麼?”

“笑話,我能不急嗎?都什麼時候了?”

“是啊,都這個時候了……”李茂笑了聲,不覺面目有些猙獰,他把手一揮:“收拾行裝,明日離京。”

青墨瞪大了眼,道:“去,去遼東?真的去遼東。那這裡……”

李茂道:“梁園雖好,卻非久居之所,這裡不是我們的家,走吧,別拖泥帶水的。”

說聲走,二日一早李茂便帶上小茹和青墨、摩岢神通兩對夫婦離開了長安。出城向東到青泥驛,忽報李雅城在驛站裡設酒送行。

李雅城著一身富商常穿的繭綢直裰,頭上插著一支骨釵,步履悠閒,笑語盈盈。

李茂下馬迎上前,拱手道歉。

李雅城望著備馬上鼓鼓囊囊的行李,問李茂道:“這就要走?”

李茂道:“宦海沉浮,四海飄零,不過如此,沒什麼好留戀的。”

李雅城道:“看起來你對收復遼東信心十足,可是你要知道,朝廷對遼東鞭長莫及,淄青對遼東也無多大興趣,換句話說,你若去遼東等於是陷自己於絕境。你真有把握憑一己之力克復失地?”

李茂道:“說實話我心裡也沒底,也怕辜負節帥的期望,但李茂乃大唐臣子,終不願見到國土淪喪,情願冒險一試。”

李雅城瞧了眼四周,壓低了聲音道:“讓你去遼東,並非節帥的意思。”

李茂想反問他一句不是節帥的意思又是誰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