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3 / 4)

小說:嫡策 作者:津夏

更容易也更安全,可俺還是選擇了讓陳夫人下手親自了結素來全心全意信重的丈夫,死得很平靜,可在這平靜的背後,是人心的較量,阿淵個人覺得這比金戈鐵馬更讓人深省和震撼。

還有就是關於老六上位問題,阿淵其實一開始是不準備讓老六上位的,可是行文至此,老六卻不得不上位了,要美人不要江山實在有點太矯情和虛偽了吧?這不是俺選擇讓老六上位的,是書中的人物自己選擇的,唉。。。

☆、第兩百八八章 大奠(上)

宮裡頭要準備大奠的禮數,雖是瞞得死死的,可在六皇子默許之下,仍舊隱隱約約放出了些許風聲來,定京城裡的勳貴們不敢問,亦不太敢多開腔,生怕觸到逆鱗。

就算聽見了風聲,但宮裡頭還未傳出正式的訃告出來,誰也不敢亂動——哪一次王朝更迭不是血流成河?沒那金剛鑽就甭攬那瓷器活,家裡頭沒那底氣就別亂蹦躂。

順真門的輕騎被行景帶領著向外城,輕騎一走,端王夫婦便從鳳儀殿搬回了端王府,行昭以為自己個兒會收到很多拜訪帖子,哪曉得一回去一張帖子都沒有,連歡宜和欣榮的帖子都沒接到,行昭摟著阿舒笑,蓮玉也跟著笑,“歡宜公主與欣榮長公主是避諱,旁人更是避諱…沒親近過的人家不敢來是怕遭人說閒話,一向親近的人家不必來,大家夥兒都明白王妃是個怎麼樣的人,原來燒熱灶的害怕來,誰都避之不及,您這處倒成了冷清地方,雨花巷卻熱鬧得很,連帶著欣榮長公主與王三奶奶處也熱鬧得不行。”

也是,旁人不敢來直接尋她,只好曲線救國去尋邢氏或者歡宜,甚至將枝頭拋到了行明和欣榮那處去…

而這些平日裡素來親近的人沒有一個來給她遞過帖子。

行昭仰了仰頭,彎頭親了親阿舒,心裡卻是大慰。

定京城門一關,端王府不發話休養生息,沒有人再敢亂竄。

六皇子趁此機會內請方皇后嚴肅宮闈,外安天津衛、山東府等距定京城較近之地守衛封鎖海岸,調任蔣僉事自平西關內向川貴一帶平移,以剋制秦伯齡之師。

內外相得益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出東風便是皇帝大奠之日重新蓋上玉璽印章的詔令。行昭問六皇子急慌不急慌?

六皇子一回京。雷打不動每日必抱著阿舒,搬了個貴妃榻擺在小松樹苗兒下頭,悠悠閒閒地捧著三字經念給阿舒聽。聽行昭小聲問他,便笑眯眯地闔上書頁。認真看向行昭,“你明擺著知道答案,還來問我,可是隻為了找個由頭同我搭上話?阿嫵何必這樣麻煩,你說什麼,我都是會接的嘛。”

行昭嘴角一抽,堅決不再問下去。

東風未來。只因有高山聳立,擋風截水——六皇子未曾忘記盤踞驪山之外已無首領的那十四萬原任九城營衛司營衛們,現任亂臣賊子們。

陳顯一死,群龍無首。十四萬九城營衛司兵馬雖尚未如鳥獸散,無人統領,加之有六皇子安插進營衛的釘子暗地裡煽風點火,一時間軍心動盪。各大營內都有自個的盤算,十四萬兵馬幾乎在頃刻之間便已然分崩離析。不趁亂咬上一塊肉,都對不起這渾了的一池春水。

幾個野心大的副統領帶著麾下人手想闖出驪山向遼東甚至更北的地方去自立山頭,六皇子當然不可能讓此種情形實現,有一個陳顯要顛覆朝堂已經夠了,幾個手上握著兵的將領要在疆域之上分散開來。這根本就是放任螞蟻在自己那塊餅上橫行。

也有幾位眼界靈,腦袋轉得快的,跟著史統領走了條不歸路,兩個頭兒撞了南牆出師未捷身先死,下頭人沒這個必要在一條死路上一路狂奔——拿步兵去力撼輕騎,無異以卵擊石自尋死路。

兵馬多?人多那又怎麼樣,上戰場又不是打群架,仗著人多一哄而上,然後就死在了鐵騎之下了…

既然沒必要一路狂奔,拼了老命非得分出個勝負來…

那就索性回頭吧,戰場上還有不殺俘虜的規定呢,上頭人讓怎麼做,下頭人是受了命令和威逼,算起罪業來,不算小可也不算大,終究這樣多條命,他們才不信新皇上位之時不會以仁德寬和治天下,反而大開殺戒…

終究還有退路。

三兩個副統領帶著人馬深夜潛行,避到叢山深處,派出探子來,這個事太大了,定京城裡的熟人親友避之不及,探子心一橫,直接守到端王府門口,門房眼神不太好,瞅來瞅去,陡覺今兒個縮在犄角旮旯裡頭的那叫花子昨兒…前兒…甚至大前兒…都是這個叫花子吧?

這叫花子膽子大,還敢守著王府要剩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