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嫵知道。”行昭眼裡閃過一絲悲慼,心裡如翻江倒海,面上卻只有對於亡母的思念:“退一萬步說,阿嫵不凡事留一線,又能怎麼辦呢?母親已逝。。。”行昭頓了一頓,穩住了心神,艱難開口:“母親已逝,還活著的人應該好好活著,否則母親泉下也不得安寧。。。”
話到最後,一字一頓。
太夫人手裡的佛珠停了轉,似是如釋重負般鬆了一口氣,再看小孫女隱忍哀痛的眉眼,心頭一軟,朝在窗欞外守著的張媽媽招招手,揚聲喚道:“去煮碗珍珠糙米湯來!既是壓壓驚也是助好眠!”
張媽媽面色一喜,高高應了諾,快步往外頭走去。
行昭低低垂下頭,掩下眼中的情緒。
祖孫兩人有著十足的默契,再沒有一個人提起方氏之死的事兒,用過午膳後,太夫人拉著行昭的手,溫聲說:“。。。侯爺事忙,等找個時候,咱們一家子一起吃個飯。祖母老了,希望家裡能太太平平的,兒孫們都有出息,其他的再不想了。。。”
行昭掩下萬般思緒,只輕輕點頭。
待回到懷善苑,蓮蓉紅著一雙眼出來迎,行昭壓下心頭疑惑,只快步走到裡間去,這時候蓮蓉才哭著和行昭附耳一語:“。。。將才來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媽媽,把咱們懷善苑裡的人都壓到了院子裡頭去坐著,說是要將我們全都發賣出去,過後也不曉得是怎麼的,又有個婆子過來悄聲說了幾句,這才放了咱們。”
行昭緊緊抿著嘴,這才明白過來,太夫人將才原來是在試探她。。。
PS:
在阿淵心情很低落,又反覆的時候,是朋友魚割、愛元、九醬、霜霜、壺身還有好脾氣的責編歡歡一直在開解阿淵。
也謝謝在評論裡給予阿淵鼓勵的書友們,也謝謝指出阿淵不足的朋友們。
鞠躬感謝。
第一卷正文 第七十一章 處境(中)
張媽媽的高聲應諾,突然說起的珍珠糙米湯,突如其來的試探,加上最後的退縮。
一出連著一出,一環跟著一環。
如果當時她的回話帶有半點猶豫和怨懟,是不是就立時能將院子裡的這一大群人都趕出去,只剩下她孤家寡人一個呢!
她在防備著太夫人與賀琰。
而僅僅因為她知道是賀琰逼死大夫人的,他們又何嘗沒有在防備她!
腦海中無端地浮現出了往日裡太夫人神情淡淡地靠在貴妃榻上,手裡頭執著一本半舊不新的書冊,鼻樑上架著一副玳瑁眼鏡,聽見她的聲音,便十分歡喜地將書放下,溫聲喚她“阿嫵”。。。。
行昭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戰,令人窒息的膽寒與絕望似乎將她包裹,輕輕抬了抬手,才發現周身根本沒有力氣。
蓮玉上前一步,從側面攙住行昭,壓低聲音,低低耳語:“您心裡知道就好,什麼都不能說,什麼都不可以說。”
蓮蓉望了望蓮玉,又望了望滿臉鐵青的行昭,袖著帕子哭,滿心迷茫,只能反反覆覆唸叨著幾句:“這是怎麼了,這是怎麼了。。。”
又想起大夫人過世時,行昭的傷心,蓮玉的鎮定,黃媽媽蹊蹺的傷,終究聲音漸小,到最後只剩下了嗚咽的哭聲。
“祖母根本就不怕我知道將才發生的事兒。”行昭抓住蓮玉的手臂,苦笑著,“這是在試探,何嘗不是在示威——我就猶如一隻困獸,在高調展示實力的對手面前不堪一擊,只有靠他們的憐憫與自己的妥協才被允許活下來。”
臨安侯府最終的決策者和掌舵者不可能允許一個不安定的因素存活在自身的陣營裡,至少不能有尊嚴的存活下來。
蓮玉低頭數過花廳裡鋪得輕絲暗縫的青磚。心裡亂極了,大夫人的離世就像火藥的引子,一點一點地燒了起來,連蒙在醜惡上的那層薄紗也被一把揭開,父與子的隔閡與仇恨,慢慢擴大,最後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
花廳裡沒有點燈,暗暗的,處處掛著的白絹與素縞到處飛舞。
滿屋子難言的靜謐被氣喘吁吁的一個聲音打破。
“四姑娘!”
行昭眼眸一亮。一抬頭,便看見荷葉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地撩開簾子進來。
“守二門的婆子不許我出去,說是外頭世道亂。府裡頭也亂,上頭下了禁令,不許內院的小丫鬟小廝隨隨便便出門去,串門不行,連去莊子上看自己的父母也不行!”
荷葉手捏成拳。條理清晰地繼續說道,“我偷偷地守在那裡,除了幾個司房的婆子還有管事,其他人都不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