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指了指黃媽媽捧在手裡的匣子,說:“送了些東西來,侯爺又往勤寸院去了。”
行昭眼神落在那小方黑漆楠木繪著平安四方紋的方匣上,笑著說:“您且心安吧,皇后娘娘也關切著呢。舅舅定能平平安安的,西北也能平平安安的。”
大夫人勉強笑著點點頭,又看坐在下方的長子神情不大對頭,反而出言安撫行景:“行了行了,你也快回去吧,仔細侯爺又要考你書。”
行景一聽,緊緊抿了抿嘴,沒抬頭,想了想,索性起身告辭:“。。。母親有事就喚人來觀止院叫我,有什麼千萬別悶在心裡頭,將心裡頭的掛憂說出來,就有人陪著您擔心了。您一定記得,您還有我,還有阿嫵。”
大夫人愕然,心頭的煩躁和擔憂像是去了一半,素來不著調的長子如今能說出這番話,心頭大慰,連連點頭,直說:“。。。記得記得!”
行景撩袍轉身,走到門口的時候頓了一頓,終究還是大步流星往外走去。
大夫人目光裡有欣慰有放心有釋然,見行景漸行漸遠,便轉頭朝行昭說話:“。。。我要去定國寺上香祈福,阿嫵你也一起去吧?”
菩薩心慈渡世人,閻王狠惡捉小鬼。可在行昭看來,世人有窮有富,有病有災,分出個三六九等,劃清楚士農工商,可見菩薩的心是偏的。還是閻王好,論你天潢貴胄還是布衣貧丐,都逃不脫一死,結局都一樣,還是閻王公平些。
行昭搖搖頭,笑著說:“您去吧,要不要叫上二夫人?我在書齋裡抄抄《心經》就好。”
大夫人不置可否,在正堂裡忙得團團轉,又是讓芸香去請二夫人,又是讓人再稱五十兩銀子,又是讓人去備馬備車。
上頭主子要得緊,下面的人自然更是忙得跟陀螺似的,不到一個時辰,全都備妥當了。
這一晌午,闔府上下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連僕從走在路上都是輕手輕腳,再不敢大聲說話兒。
二夫人在東跨院自然也聽到了風聲,錦上添花的事兒她沒少做,難得的能雪中送炭一回,自然也不會拒絕。來正院,特意換了身稍有樸素的青藍色三江布繡錦褙子,只在耳邊墜了對鎏金丁香花耳塞,臨走時還特意向行昭溫聲叮囑:“要是覺得悶,就去找行明說話兒吧,她正學著對院子裡的賬簿,有些脫不開身。”
行昭笑著點頭,將大夫人與二夫人送到二門後,便轉身往裡走。
路走到一半,衝蓮蓉吩咐道:“去給哥哥帶個口信,八個字兒,‘胸有成竹,忍辱負重’。”
蓮蓉點點頭,向觀止院走去。
行昭回到懷善苑時,蓮玉已經恭謹地垂手候在水榭廊間,見行昭過來,從小丫鬟手裡頭端來一盞參茶,雙手呈上前去,態度十分恭順:“鄉野間有俚語,春朝忙,盛夏亂,秋冬時節清享閒。春天到了,萬物復甦,連土裡頭的蟄蟲都開始拱土出來了。”
行昭接過茶,沒喝,轉手放在小案上,輕聲說:“蟄蟲吃農物的根,雖然小,但最是讓人措手不及。。。”
蓮玉圓潤的面龐柔順溫恭,笑著點點頭:“可蟄蟲只能活七日,命格貴重的人就不一樣了。逢凶化吉,遇佛殺佛,遇神殺神,說起來是十分悖禮的,但仔細一想,倒確實是這個道理。否則怎麼會有鍾馗鎮家,關二爺鎮宅的習俗呢?”
舉的例子都是武將,蓮玉這是在寬慰自個兒呢。。。
行昭心頭一暖,頷首笑了笑,想起來另一樁事兒,開口問:“賀行曉那邊問出來個什麼名堂沒有?”
蓮玉帶了些遲疑,從懷裡頭掏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來遞給行昭,口裡邊說:“孫媽媽到底是正院裡派過去的,六姑娘平日裡尊她重她,遇到隱秘,卻將她避得遠遠的——連熬藥都是萬姨娘身邊的大丫鬟親手做。這是她從打掃內室的小丫鬟手裡拿到的,十分奇異,便以為會不會藏著什麼秘密。。。”
行昭過來一看,登時瞪圓了眼睛,手上不由自主地一抖,紙張便隨之發出了軟綿輕微的響聲。
PS:
今天更晚了!真是對不起!
第一卷正文 第五十三章 雲湧(上)
上面只有六個字,三個詞兒從右到左排得整整齊齊的。
青白遍地撒金的堂紙,是賀家主子們的份例,小丫鬟們根本沒有這個資格用這種紙。寫在上面的字兒,起勢時墨濃,可以看出書寫之人起筆時心下忐忑卻下定決心。書寫到後面卻愈漸潦草,毫尖從紙上輕劃過時,幾個帶筆都不連貫了,顯得十分隨意和焦躁。
“嫁衣”、“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