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設計師沒有問題,但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大問題還是那些工人安置的問題,特別是那些退休工人,他們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是也不知道是這個行業的職業病還是怎麼的,身體都不太好,每年報銷的醫藥費都在百萬以上,平均負擔他們十五年計,這就是一千多萬,加上這三百多個人的工作加工資,我們花的錢應該在二千萬以上。”周敏說道,她不知道自己的老闆為什麼突然要在L市買下這棟百貨大樓,要知道這與大可公司現在的業務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他既然是自己的老闆,所作的一切指示自己只要照著去做就行。
“錢不是問題,不管是二千萬也好,三千萬也好我都願意付,但是這一切你都要給我一個詳細的財務報表,到時要全部交給L市的市委秘書長陳潤能看。”王小明說道。
“為什麼要給他看?”周敏問道,陳潤能她也知道,對大可公司有好感,但是現在陳潤能和王小明的關係她卻還不知道。
“因為我要讓他知道為了這一切我花了多少錢,我這個專案他老婆可是要佔股份的。”王小明說道,他要讓陳潤能知道,自己為了讓他每年輕鬆賺錢,自己的投資到底有多大。
“你要和別人合作?”周敏很驚訝。大可公司是獨資企業。而且王小明好像也從來沒有與別人合股辦企業地習慣。就算今年地期貨投資也是臨時起意。而且期限只有一年。這也算是王小明變相給手下地人發福利。
“對。這件事你問卷柯察金。他都知道。”王小明說道。周敏地事情王小明必須知道。而王小明地事情。周敏卻不一定需要知道。
“那他老婆佔多少股份?”周敏問道。
“百分之十吧。我保證讓他一年至少賺三十萬以上。”王小明說道。他現在還不知道以後這家新地商場會有多大地利潤。所以估計了一個數值。
“如果只是三十萬地話。也許百分之五就可以。甚至還可以減少。何況對方肯定拿不出本金來入股。”周敏說道。如果對方能拿出百分之十地錢來入股。也許根本就不需要與王小明合作。
“不。還是百分之十吧。我可不想讓他賺地錢剛夠開支。”王小明說道。陳潤能地那份當然由他先墊付。
“那與其這樣麻煩,還不如由公司每年提供三十萬給他。”周敏建議道。
“這不一樣,他自己賺的錢用起來心安理得,而我送給他的錢,可能會讓他寢食難安。”王小明搖搖頭道,只有貪得無厭的人才會喜歡這種不勞而獲,那樣既不安全也讓自己心靈深處隨時都有帶著恐懼,生怕某一天就會有紀委的人找上門來,而現在陳潤能拿到的錢,至少在現在的法律上是合理合理的,就算是擺在紀委面前也沒有人能說出半句話。
“那陳的老婆要來這家商場上班嗎?”周敏問道。
“當然,她是股東這定,當然有權力來上班,而且還必須擔任一個很重要的職位。你先去考慮一下,如果有可能有,我想讓她擔任總經理,負責以後
場的一切運作。”王小明說道。
“好吧。”周敏以前陳潤能既然是市委秘書長,那他夫人應該也應該是學識過人,但是周敏拿到她的資料之後才知道,她只不過高中畢業罷了,而且她的高中正是在文革中讀的,那時在學校裡除了勞動和門革命之外,好像和學習沒什麼關係。
謝荷蓮,女,L市人,三十八歲,十五年前嫁給當時還在機關當秘書的陳潤能,生有一子。下崗之前一直在L市紡織廠當一名普通的紡織女工,當過班長和廠勞動模範。
“我的天啦,這樣的人怎麼能去管理一家現代化的企業?”周敏有點為難,就算是大可電子的宋巧鳳、李士成和方澤亮這些高階知識分子也都要接受培訓,何況她這個看似高中生實則可能只有初中水平的紡織廠班長?
“人是可以改變的,環境可以改變命運,商場裝修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你到省城聯絡一家大學,不要求拿文憑,只要能學成真才實料。”王小明說道。
“省城可不像香港,沒有專門的培訓中心,何況現在已經開學,她就算插班,能跟得上嗎?”周敏說道,一個人的知識如果不能與進俱進的話,那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忘卻和作廢。現在不像二十一世紀,那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時每刻人們都能接受新的東西,而不像現在,資訊的渠道非常有限。
“可是香港講的可是粵語或是英語,語言這一關她就很難透過。”王小明有點擔心。
“這你老闆,這事你自己決定。”周敏說道。
“她的事我們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