輩子就是研究鍊鐵、鍊鋼,如果連他們都解決不了問題,那我想,很難再找到人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王小明說道,從馬子默和馮文博第一天到達王家村跟王坤地談話,王小明就知道,他們兩人必定能給鍊鐵廠帶來轉機。
“也是,他們是你從北京請回來的人,一定是最好地技術顧問。”林鋒說道。
王小明對林鋒如此的稱讚只是笑笑,並不言語,現在他經常能聽到各種讚頌之詞,但是這並不表示王小明就會沉迷於此,相反,每每有人讚譽自己,他都是暗暗提高警惕,糖衣炮彈自己也得注意啊。
但是說到北京,王小明突然想來一件事來,記得在北京時劉振海就跟自己提過,能不能在家鄉搞大棚蔬菜,這不但可以解決北京市民的吃菜問題,也能讓三塘鎮的人從中受益,這可是一舉兩得之事。
“林書記,我……”
“小明,我不是說過多次嗎?在家裡叫林叔叔,你爸比我還要大幾歲呢。”林鋒打斷王小明道。
“好吧,林叔叔,我們家搞的大棚菜你應該知道吧?這次我在北京,看到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每到秋冬季節居民就很難吃到新鮮蔬菜,如果我們能在這裡大面積搞大棚種植蔬菜,然後再運到北京,那不但解決了北京部分吃菜難的問題,也能讓我們幹出一份事業來。”王小明說道。
“小明啊,你的想法很好,但是這件事還得從長計議,要讓老百姓不種田而種菜,這個思想觀念要變過來,可不是一時就能實現的。”林鋒笑道,王小明家的大棚蔬菜他是吃過,但是如果大面積搞他卻不能判斷是否值得搞,如果要是不能盈利,那害的可不是一戶兩戶人家,而是幾百戶甚至是幾千戶人家啊。
“林叔叔,你是擔心盈利的問題吧?”王小明當然知道這個從長計議是什麼意思,很多時候政府部門一旦說出這樣的話來,那就其實已經是拒絕,從長計議一般到最後就是杳無音信。
“那當然,我得為全鎮的老百姓考慮,如果一下子讓他們搞大棚蔬菜,需要投資不說,這菜種出來之後,能不能賣出去還是回事,要知道我們這裡離北京上千公里,坐火車也得幾天,何況是運菜。”林鋒說道。
“如果我能保證鄉親們的利益呢?”王小明突然說道。
(。。)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錢
更新時間:2009…7…10 18:21:09 本章字數:3425
林鋒沒想到,王小明僅僅是到自己家裡吃頓飯,自己的命運也許將會發生改變。既然王小明能保證鄉親們搞大棚種植蔬菜的利益,那他林鋒還有什麼不敢在三塘鎮大力推行大棚種植蔬菜呢?
當然,王小明並不是錢多得沒地方放,事實上現在他連給北京辦事處配臺車都要從家裡的食品廠調撥資金,他的保證利益是由自己先出錢收購三塘鎮鄉親們種植的大棚蔬菜,由他先出錢收購,然後再由他運到北京也好,運到省城也罷,剩下的事就交給王小明去辦。至於那些搞了大棚種植而不能提供蔬菜的鄉親,那他王小明也不會拿自己的錢去給他們送人情,所以說大棚種植也是有風險的,雖然鎮政府大力宣揚,但是具體搞不搞大棚還得由老百姓自己說了算。
今年三塘鎮的農民在對待自己的田地有更多的選擇,王家村及其周圍的農民可以選擇種植土豆,而其他地方的則可以選擇大棚種植蔬菜,當然,他們也可以什麼也不需要改變,還是跟原來一樣種水稻,但是收成的話也會跟原來一樣沒有任何改變。
“周鎮長,今年已經有多少村民願意搞大棚種植?”林鋒現在每天上班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周強詢問這個問題。
“已經有五百戶農村跟大可食品廠簽訂了合同。”周強說道,王小明家搞的大棚蔬菜他也是知道的,而且每次只要他去了王家村,陳淑珍都會讓他帶點新鮮蔬菜回來,周強也習以為常了,但是他沒想到王小明竟然會把這個小小的大棚做成一種產業。
這也許就是一個思維的問題,周強看到大棚,只想到自己可以有免費新鮮蔬菜吃了,而王小明卻可以從這些反季蔬菜裡能發現商機,這就是人與人的不同,當然。如果周強知道王小明其實是穿越重生,他馬上會一點也不會佩服王小明。
“才五百戶?全鎮有五千多戶人口,還不到十分之一,這如何才能形成規模經營?”林鋒說道,雖然五百戶也不算少,但是跟他的預期相差甚遠。五百戶人產的蔬菜供應縣城都不一定夠,何況還是北京那麼大一個城市,至少也得滿足一個農貿市場的需求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