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顯得寬容也喜愛些。加上劉瀅長的又好,陳老師更是看劉瀅順眼極了,忍不住開口提醒了句。
朗聲笑道:“好了,去隔壁教室把新書領了,三天後記得還學校報到。今年新生多,床鋪緊缺,早點到,遲了就找不到好的床鋪了。”
“謝謝老師。”感受到老師的好意,劉瀅露齒一笑,衝陳老師點了點頭。
劉瀅這一笑不打緊,可把偷偷盯著她看的家長們閃花了眼。愣神了半響,直到劉瀅跟劉大生雙雙進了教室領書才回過神。
領到新書,父女倆皆暗暗鬆了口氣。
抬頭看了看天色,日頭正午,辦完事心頭上的大石頭落下。劉大生也不急著先坐車回家,跟劉瀅詢問了一句,得到同意後。匆匆坐了輛摩托車,去鎮裡的小吃店弄了點麵食填填肚子。吃飽喝足,劉大生又帶著劉瀅四處轉了轉,意在想讓劉瀅熟悉一下這裡,以後方便她來鎮裡買東西。
對自家老爸的心思,劉瀅怎麼會不懂,聽話的跟著到處亂逛。只是,看到一身是汗的爸爸,劉瀅其實很想告訴爸爸,學校裡平時管理的很嚴。除了星期六日放假,其餘時間要想出校門都得有假條批才可以放行。像劉瀅這樣,只是想上街逛逛買東西,是很難拿到老師的批條。
但,望著一臉激昂,認真的為她介紹街上哪裡有什麼店的爸爸。劉瀅到嘴邊的話又咽回了肚子,難得爸爸想表現一下對兒女的關切。她還是不要打斷爸爸的滔滔不絕,免得讓爸爸聽了失落。
藍鄉鎮雖然說可以算是大鎮,但鎮上的店也並非很多,而且大多數店都是老店。一眼望去,幾乎看不出什麼出採的地方,走走停停也不過是十來分鐘。小鎮的店鋪便被劉瀅父女倆給逛了個遍,劉大生畢竟也自己曾開過店,又在H市住了多年。看到稀疏散亂的小店,看久了也覺得無趣。詢問了劉瀅一下,聽到劉瀅說都已經記熟了,劉大生覺得再逛一遍也沒什麼意思,便帶著劉瀅坐上鄉村客車匆匆回到村裡。
回到家中,家裡早等著他們回來的大人們,立即七嘴八舌的追問起藍鄉九中的情況。驚奇的是,除了兩位奶奶。就連一向認為女孩子都是賠錢貨,讀這麼多書也沒用的劉老爺子,都開了金口詢問學校的情況。劉瀅嚇了一大跳,震驚過後慢慢的將學校裡的情況給大家細細說來。
而另一個當事人,劉大生則偶爾插嘴補上一句中肯的話。
不同於大人們的激動,劉海跟劉濤聽到劉瀅要上中學。一個禮拜只有星期六日才能回來,臉上都露出了失落之色。值得一提的是,家裡最小的劉濤也滿七歲了,準備上學前班。捧著新書,劉濤高興極了,只是,當翻開書,發現書裡教的還不如姐姐平時教他的知識深,頓時又覺得興趣大失。
劉濤的記憶也很好,又懂得舉一反三,腦子轉的極快。劉瀅雖然只是偶爾教劉濤一點書上的知識,但因劉濤學的快,又一心想跟姐姐一樣跳級。很快就學會三年級的知識,並且把學到的吃透。劉海還在為末考得了九十分洋洋得意,要劉海知道劉濤學的這麼好,甚至比他學的知識還快了一年,非得氣暈過去。
搞了半天,劉海比還沒正式上學的弟弟都差,這不是讓他沒臉見人麼。
小孩子忘性大,習慣了就好。
劉瀅雖然知道大哥跟弟弟心裡所想,卻並沒有出聲安慰,人活著總免不了聚散離合。她早就看明白這點,以後大哥跟弟弟慢慢長大,結婚生子便自然而然會看開。
三天後,劉瀅將家人給準備的大包小包丟進空間裡,輕鬆上陣。回絕了大家的相送,劉瀅獨自坐車去學校報到。臨行前,作為給弟弟初次上學的獎勵,劉瀅塞了一百塊錢給劉濤,讓他自己看著花。並且囑咐劉濤乖乖上學,把書念好,不許再調皮搗蛋。
車子緩緩的啟動,透過車窗,看著站在路邊固執的為她送行的家人,劉瀅臉上閃過一抹感動。
等劉瀅從沉思中醒來,藍鄉中學已經就在眼前。下了車,劉瀅立即能感應到學校裡濃濃的校園氣息。學生一個個都拎著大包小包,唯獨劉瀅手上空空如也,顯得有些突兀。劉瀅也不想讓大家看出異常,找了個偏僻的地方,將放在空間裡的東西提了出來。
東西很多,也很雜。除了住宿必備的被子草蓆,還帶了十來斤米,以及一些換洗用的衣服牙刷牙膏等日常用品。劉瀅自己拎著輕鬆,但路過的同學卻覺得一個小女生拿這麼多東西肯定吃力極了。見劉瀅又長的漂亮,幾個熱心的高年級男生,紛紛朝劉瀅湧了過來,臉色微紅說要幫劉瀅提東西。
少女懷青本是詩,那麼十六、七歲的少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