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打交道,李洵知道這樣的一筆錢做嫁妝雖然在普通人家看來已經不少了,但是對於宗室皇親來說並不算什麼。
權貴人家的女兒陪嫁之,如果有一兩件有內務府標識的御賜之物為嫁妝的話,那是極為體面的事情;就連房間裡放的擺件,牆上掛的字畫,也多尋找名貴古董,就算是沒有,起碼也是當今名人雅士的書畫或者官窯出產的擺設。
如果說御賜物,李洵這些年沒有少跟內務府的人打交道,倒也淘換了兩件,原本想兩個兒子一人一件的,如今只好給伊勻出一件來。
官窯出產的瓷器到還好說,但是人字畫李家卻是很少,要說到古董店裡去淘換話,又不是內行人,而跟李洵來往的文人雅士也是鳳毛麟角,只能靠李紀、蘇青川或者呂先生去找他們相熟的人求字求畫了。
張氏是女人,比較細心,知出嫁的女人在夫家的依仗就是自己的孃家父兄,李衛李紀的官職爵位在普通人家看來,自然是了不得地,但是在十二阿哥府,卻並不足以給她依靠。
如今。一之計就是給伊水置辦一份豐厚地嫁妝。吃穿用度都不靠婆家。日後親戚說道起來。》攀比起來。伊水也不會落人下風地。
張氏雖然沒有籌備過個等級地婚事。但是畢竟見過當年侄女張》昭出嫁時候地風光。如今女兒地嫁妝怎麼也不能比她地差。
這樣算下來。李洵所給地十萬兩銀子其實也不算寬裕。張氏才想著將自己當年地嫁妝“五芳齋”也給伊水填上去。
又跟張氏說了一會兒閒話。李洵已經哈欠連連。張氏見狀。便不再多說了。便伺候李洵安歇下。
伊水第二天見到了大嫂納喇氏和來母親這裡請安地三嫂柳氏。
柳氏地身子已經顯懷了。但是仍每天來到張氏這裡請安。跟著她一起來地還有同樣懷孕地小鈴鐺。
小鈴鐺的身子還小一些,用衣服遮住倒也不怎麼明顯。
柳氏見禮後,張氏讓人給柳氏看座,小鈴鐺也只能站在柳氏的身後。
這也是柳氏喜歡來張氏這裡請安地緣故,李紀能夠免了小鈴鐺來她的房間裡請安立規矩的事情,卻不敢跟張氏說,也免了讓小鈴鐺去給她請安,尤其是在柳氏這個大婦還在堅持晨昏定省地情況下。
因此,柳氏自然願意來到張氏的房間,而且是拖得時間越長越好。
今天見到了自己的小姑,柳氏心中卻是又有了一番別的心思。
將近一個月地皇宮生活,伊水的腦子裡始終有一根弦緊緊的繃著,如今回到了家裡,伊水才算是徹底放鬆了下來,這段時間來的疲倦緊張一起襲上心頭,伊水顧不得跟綠珠夏雨講宮中的事情,就沉沉的進入了夢想。
饒如此,伊水今天起來地也比較晚。
不過,伊水神清氣爽的模樣讓張氏看了很是開心,拉著女兒地手,一個勁的說,伊水這個月在宮中待地瘦了很多。
李伊水向母親請安後,也向納喇氏和柳氏施禮,見到柳氏身後的小鈴鐺,也淡淡地點了點頭,小鈴鐺反倒要俯下身來給李伊水回禮。
伊水又回到了張氏的懷中,開始在張氏懷中細細的講述在宮中的事情。
柳氏聽了,有些豔羨,便將心思想到了自己的長女身上了。
旗人家重視姑奶奶,也是有道理~。
伊水需要參加選秀,自己的女兒焉能不參加選秀,要是也能被指一門風光的婚事,那麼自己在這個家裡的地位還有誰能夠動搖得了?
雖然當初柳氏因為生了個女兒而懊惱了很久,但是此刻柳氏一點也不後悔自己生了這個女兒。
現在雖然孩子還小,等大一點,懂事一些了,再找一個好的管教嬤嬤教導,想來日後也能成事!
柳氏邊想邊看到了李伊水對小鈴鐺冷淡的態度,愈發的覺得貼心,且不說這位小姑是婆婆的心頭肉,想要在這個家裡站穩腳跟就別想得罪她,就算是想到自己的女兒長大後參加選秀說不定還需要這位小姑幫忙,柳氏就對伊水笑得愈發的燦爛了。
伊水覺得有些怪異,但是並沒有多想,畢竟自己的這位嫂子是一個天真爛漫的人,心中有什麼想法都會表現在臉上的,絕不是那種當面喊妹妹,背後抽冷子的人,既然她對自己這般溫和,想來是關係往更親近的地方發展,不會有什麼害自己的事情的。
李家雖然沒有因為伊水指婚的事情大漲鑼鼓的招搖,但是親朋族人前來李家賀喜的也有少。
張氏還帶著李伊水去了一趟莊親王府和平郡王府,算是相謝兩位的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