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的人物。他是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兄弟阿巴泰的四子,算起來是康熙的堂伯。自順治朝起就執掌軍隊,並管理宗族事務。三番之亂之中年事已高的他仍然帶兵東征西討為康熙立下赫赫戰功,凱旋迴京之時康熙還特地在盧溝橋南二十里的郊外親自為他接風。他年紀又長,戰功又重,在滿清宗室之中極有聲望,自康熙二十年以來就一直執掌著宗人府,替康熙管理著愛新覺羅家族內部的家事。當年他帶兵奮勇殺敵的英勇事蹟到現在宮中的人還津津樂道,讓他再度出山確實是一個好辦法,雖是英雄以老卻仍然可以鎮一鎮這些個後輩小毛頭。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只是安親王年事已高朕有些個不放心,這樣吧讓簡親王雅布也跟去吧。”
康熙一如既往平靜的聲音自前頭傳來,他雖然同意了福全的觀點但又加上了另外一人。這下卻讓那些原本平靜的臣工紛紛議論開了。
“皇上,簡親王年紀尚青,這重擔恐怕不適宜交給他吧。”
“是啊,微臣也是這麼覺的,何況簡親王從來都不曾接觸過軍務,一下子讓他擔那麼重的擔子恐怕……”
“王爺,不如您隨安親王去吧。”
我雖然看不見但料想這最末的一句應該是對福全說的。這件事我也覺得很奇怪,福全自己本就擅武,對軍務又很熟,為何他自己不親自領兵去呢,其實比起簡親王雅布他是更適合的人選,康熙也是,為什麼就想不到他頭上呢?眾人依然你來我往地辯論著,這中間我卻一直都聽不到康熙的聲音。
“不。”突地響起了一個反對的聲音,將眾人的議論打斷。聽著聲音應該是福全了,“微臣認為皇上說的很有道理,簡親王雖然年青但他為人素來沉穩,只要稍加磨練必定能成大器。這次有安親王親自調教他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了。這麼著一來安親王仍可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