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突然回來,沒給家裡報信,三郎五郎不會這麼巧,正好在家。
“下個月就去!”鄭老三笑道,“蕭家安排的妥當。”
“你回了家,我們去上學,心裡才踏實些。”三郎鬆了口氣。家裡爹的身體不好,弟弟年幼。娘和姐姐又是女流,對外的事情總得有人操心。真讓他住到京城,十天半月回來一回,那也不能安心不是。小妹回來就不一樣了,家裡交給她,裡裡外外的他都放心。
五郎也點頭道,“你在家照應,我們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鄭青鸞瞭然的笑笑,“我知道了。放心吧。”
“你應的倒是快!也不看看有多少事情要忙,你顧得過來嗎?”錢氏白了小閨女一眼,“別的都是日常的瑣事,能有什麼要緊的。關鍵是你姐的嫁妝,得預備起來了。年底就把親事給辦了。平安一個人在京裡,平日裡也沒人照顧。等成了家,就好了。”
“沒見過您這麼當孃的!合著為了讓女兒照顧女婿,愣是急著把閨女往出趕!”鄭青桔面色微紅,嘴上依舊不饒人。
“這孩子!”錢氏笑道,“疼女婿就是疼閨女!就衝著我和你爹的心,將來平安也不能錯待了你!”
鄭青鸞笑道,“嫁妝的事情,我讓人去辦。保準體體面面的。”畢竟鄭老三要‘鑽研’種稻的事,不好出門晃悠。
鄭老三想到蕭家的鋪面產業,恐怕真有不少門路。對他們來說,一件一件都是瑣碎的事,對人家來說,也就一句話的事。也就點頭應下了。“銀子從家裡支應,別用人家的。”
鄭青鸞心裡一笑,怕是從邊城回來這一路上收的禮,也足夠給大姐辦一份風光體面的嫁妝。她點點頭,應了下來。家裡的錢得用,這是做父母的心意。但這個妹妹也得補貼一二,不放在明面上就行。
接下來的時間也沒能好好說話,家裡的下人陸陸續續的來請安。百一百二都給了不等數額的打賞。
又有莊子裡的婆娘媳婦進來磕頭,忙忙叨叨的及至晚上才散了。
“今晚我留兩個閨女跟我住,你去帶著小八睡。”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