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小說:穿越之一品公卿 作者:炒作

沒有心思去想永安帝提升他為中書舍人是不是為了督促他好生練字了。

因為他之前在國子監提出的“白話文運動”終於在多方推動(主要是軍方的將領們寫兵法的時候大多用白話文)下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現如今,就連自前朝覆滅後便隱居深山不肯入朝為官的幾位名揚天下的大儒都參與進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64章

大褚時代的所謂大儒,至少從學問品德而言,其含金量絕對比後世那些收了好處就敢在電視上什麼都說的磚家叫獸們高得多。更何況他們掐架的時候通常引經據典,出口成章,就算國子監的優秀監生們都未必能完全解讀明白這些大儒的文章,更別說是薛衍這等一瓶子不滿半瓶子亂晃的“偽文青”。

所以在諸多大儒們寫文章掐架的時候,薛衍通常都是三箴其口,採取不聞不問不發言的態度。卻沒想到他想低調做事,那些人卻不肯放過他,只以他是“白話文運動”發起人這一條,每每撰寫文章時都要拎他出來罵一罵,其情形簡直比當日燕郡王謀逆,在檄文中罵他的情況還要激烈。

到最後把薛衍也弄得不耐煩了,便想起了後世推行“白話文運動”的一則歷史趣事,遂照葫蘆畫瓢的出動出擊,在《國子監辯論報》上直接懸賞問道:“當別人下帖子邀你過府而你不想赴約的時候,如何用最簡練的語言禮貌的拒絕別人?”

薛衍這個問題一經提出,國子監內的學子們馬上湊熱鬧的寫了自以為穩妥的答案投到《國子監辯論報》,只可惜薛衍看到了這些答案後皆搖頭不語。眾人見狀,越發好奇。連帶的回答這個問題的文人墨客也越來越多。

最後別說朝廷官員,就連歸隱山林的那些大儒都忍不住操筆演練一番,一位熟於此事的大儒最終將回絕的帖子縮減到了七個字。薛衍見了之後,仍是搖頭。

眾人都忍不住了,紛紛追問薛衍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麼,薛衍忍到此時,方才大筆一揮,洋洋得意的在《國子監辯論報》上寫了四個大字:“謝謝,不去。”

此言一出,眾人恍然大悟。待尋思過味兒來,卻又忍不住莞爾一笑,搖頭大呼薛衍促狹。

然而更有一部分尊崇古禮的大儒士人們勃然大怒,只覺自己受了愚弄。紛紛寫詩寫文章的嘲笑譏諷薛衍。

薛衍好端端的竟然受了這麼些人刁鑽犀利的咒罵,便是泥人還有三分火性呢,何況薛衍的脾氣本來就佷暴。當下也怒了,操著一手比鬼畫符強了不少的爛字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篇罵人的文章——他也不會引經據典,也不屑如此,便是用市井之間最詼諧刁鑽的語言將眾人一頓臭罵,甚至還文章中夾雜了一些後世罵人——時下人能聽懂的技巧和詞彙,比如做人不能太XXX這樣的俏皮話。

其中嬉笑怒罵,傳唱度更高。這幾篇文章一出世,別說在士人中的影響,便是不識字的老百姓也都記熟了大半。尋常罵人時也照樣學樣的罵將開來,時日長久,那些個大儒士人們皆忍受不住,紛紛上奏永安帝,彈劾薛衍一個有辱斯文,輕薄士林的罪名。

打不過竟然告家長?

這些士人大儒的言行舉措實在讓薛衍瞧之不起。然而他瞧不瞧得起眾人罵不過他就上告陛下是一回事,陛下見了眾人的彈劾後,將薛衍召入宮中一頓訓斥又是另一回事。

薛衍憑白捱了罵,好容易反擊回去又被永安帝拉了偏架,心中自然是滿心的不服。索性拉著魏子期等幾位狐朋好友,悄悄展開了比兜頭套麻袋還“惡毒”一些的報復——

他派人盯著這些上奏彈劾他的大臣們,直到這些個大臣們去平康坊或者外室家中的時候,立刻通知了這些大臣的髮妻去捉、奸。如果沒有去平康坊“視察民情”也沒有去外室家裡廝混的大臣們……薛衍索性花銀子僱人寫了好些類似於“包公怒斬陳世美”的話本兒。

然後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知道了……誰讓大褚朝的女人們都比較彪悍且八卦呢╮(╯_╰)╭

只是如此一來,就跟故意捅了馬蜂窩一般,使得眾人的反應愈加激烈。更有想不開的,竟然跑到太極宮兩儀殿上以死相逼,逼迫永安帝懲戒薛衍。軍中的將領們原本就同文人不太對付,薛衍又是軍神薛績的兒子,更是他們的晚輩,又想了種種法子幫他們著書立傳,且前幾日的“大閱兵”更是漲了軍方的臉面。

這麼一個“宜室宜家宜逗樂”的大寶貝,怎麼能讓那些個酸丁腐儒欺負了去。眼見士人文官們咄咄逼人,武將們也都按耐不住了。差點在兩儀殿上演出了全武行,總之不能叫永安帝被這些窮酸書生脅迫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