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1 / 4)

小說:穿越之一品公卿 作者:炒作

永安帝在湯泉內閉目眼神,周圍氣氛一片舒淡。可薛衍瞧著永安帝的容色,莫名提起了心。

小太監在永安帝跟前兒輕言輕語的通報了一聲。永安帝擺了擺手,那小太監躡手躡腳的退下,唯於薛衍侍立在旁。永安帝仍舊沒有睜開眼睛。

如此過了半日工夫,就連薛衍都忍不住溜神時,只聽永安帝長嘆一聲,開口說道:“衍兒可知道,我大褚承襲前朝舊制,就連這太極宮,也是由前朝建造。”

薛衍怔了一會兒,低頭應道:“衍兒知道。”

永安帝又默不作聲了好一會兒,原本好似想說什麼的,最終仍舊沒說,只是轉口道:“朕瞧著太上皇很喜歡你這處莊子,自過來以後精神亦健朗不少。我大褚以孝道治天下,太上皇高興,朕身為人子,亦是高興。”

薛衍想了想,不知道該怎麼回話。

好在永安帝也沒有叫薛衍回話的意思。只一個人在湯池內怔怔的泡著。薛衍原以為永安帝叫他過來是有話吩咐,豈料永安帝暗自發了會兒呆,竟擺手說道:“罷了,你且回去罷。”

薛衍滿腹的狐疑好奇無以解答。他有些無奈的看了永安帝一眼,躬身應是。

因永安帝這一番舉動,薛衍大為詫異。迴轉至正堂時,心下仍舊好不自在。然而在面對魏子期的詢問時,不能肯定帝王心思的薛衍也只能若無其事的搪塞過去。至晚間用罷晚膳,永安帝和諸位臣工皆回湯泉宮休息時,薛衍方從平陽長公主口中得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第四十六章

大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都知道永安帝這帝王之位來的並非正統。換句話說,此乃殺兄軾弟,逼父退位而來。

因而自太上皇退位後,仍舊居於皇帝所住的太極宮。而永安帝卻在東宮顯德殿處理政事,此舉可以說是對太上皇的賢孝謙讓,可是看在某些人的眼中,便是名不正則言不順。

而這“某些人”,便是以裴籍為首的太上皇一脈老臣。

他們藉著太上皇的餘威,在朝中肆意結黨營私,明裡暗裡的抵制永安帝的政令施行。這種狀況已經僵持了兩年多了。所以永安帝才會在繼位之後削減藩王,考核地方官員的政績以此來評判官員的升遷與否,就是為了剷除那些尸位素餐,結黨營私的顯德老臣。

之後便是逼反了燕郡王、義安王等等老臣,這也是殺雞儆猴,題中應有之意。

而在這一系列的殺伐果斷之後,朝中吏治果然清明許多。以裴籍為首的顯德老臣雖仍舊不滿永安帝的種種舉措,但有燕郡王,義安王等人的前車之鑑,又有太上皇時不時的告誡遏制,顯德老臣們背地裡的小動作少了很多。

這也叫永安帝一脈的新臣看到了所謂正統的力量。於是便在永安帝耳旁攛掇著叫太上皇遷宮別居,希望永安帝能以帝王的身份正式入住太極宮。

在眾人看來,唯有如此才能名正言順,才能彰顯帝王的威嚴。

不過該由誰向太上皇開口,又怎麼向太上皇開口說服此事……便成了永安帝君臣的一個難題。

作為賢德仁孝的帝王,永安帝身為人子,自然不好向太上皇開口提及此事。魏皇后則在永安帝登基之初就明確表示了自己身為後宮之人,絕不干預朝政的意思。至於潛邸一脈的新臣……估計太上皇只要一天不忘他的大兒子和四兒子是怎麼死的,就絕對不想看到這些踩著他兒子的鮮血上位的所謂“從龍功臣們”。

於是君臣商議了半日,最終卻將目光落在了衛國公和平陽長公主的身上。

只是衛國公夫婦在當年爭儲最激烈的時候都持中立態度,如今塵埃落定,更不肯為了些許小事去逼迫老父,因而平陽長公主態度明確且堅定的婉拒了這項重任。

正為難間倒是方玄懿有意無意的感嘆起薛衍的聰明才智,只說薛衍向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倘若這溫泉莊子真能修葺的如此舒適安逸,直叫人流連忘返,倒是比地勢低窪,一到了夏天就潮溼陰暗的太極宮好多了。

於是眾人又想到太上皇自陛下登基後,僅有的兩次巡幸驪山皆跟薛衍有關。而且薛衍是太上皇的嫡親外孫,當年頗受太上皇的喜愛,如今也在太上皇跟前兒說的上話。倘若由薛衍出面勸說太上皇……正所謂童言無忌,就算太上皇不同意薛衍的勸說,大概也不會遷怒的……吧。

一席話落,永安帝果然動心了。再加上薛衍的小金庫勾著,所以才會對薛衍修葺山莊的一應舉措全力支援,甚至親下諭旨命令工部,將作監和尚宮局的宮人們全權配合薛衍的要求,又如此積極的推動此次巡幸遊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